韋時英
摘 要:老子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說教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作文教學同樣不例外。作文,是學習語文綜合訓練的主要手段。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語文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那么,如何從有效的途徑在“學法”上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呢?我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收效還是不錯的。
關鍵詞:作文教學 重視 實踐 方法
一、給學生一根“拐棍”,先學會“走”,再學會“跑”
小孩是先學會說簡單的詞語,進而講簡單的句子,然后才會較多的復雜的句子。作文也是這樣,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否則,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害怕寫作文,甚至拒絕寫作文。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許多學生非常會說,說得一套一套的,輪到寫的時候就抓耳撓腮,無從下手。這說明,從語言到文字還有一個重要的轉化過程。這就是作文的入門問題。在作文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作文自信心”的樹立———給學生一根“拐棍”,先學會“走”,再學會“跑”。
1.精心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以活動引導學生寫作。
“實踐出真知”,我認為,組織學生開展他們感興趣的活動非常重要,這就是他們親身的“實踐”,有了這樣的切身經歷和感受,寫起作文來才會真實、生動。譬如,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老師扮“母雞”,學生扮“小雞”和輪流扮“老鷹”,師生共同游戲當然非常有趣,學生印象深刻。游戲結束后,馬上組織學生在班內作文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各占三分之一 ),將作文修改批語后在學習園地展覽,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激發(fā)其寫作的興趣。只要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就不用擔心今后他們對寫作有恐懼心理,老師的作文指導就順風順水了。
2.初學作文不求寫得多,但求寫得清楚。
許多老師指導學生初學作文往往會急于求成,多有“恨鐵不成鋼”之感,殊不知,學生從“說話”到“寫話”也是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的。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的切身體會是——初學作文,應給學生先把作文寫清楚,只要交代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過(有的按時間順序,有的按空間順序,有的按邏輯順序)即可打給90分以上。一般我都是先給學生“說作文”,老師點評補充完整后,再重新讓學生復述,最后才進行作文。這樣,可以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在初學作文中,把作文寫清楚,也就達到了“能寫作文”和“會寫作文”的目標。
二、平時留心觀察,認真寫好日記
學生作文提筆難、內容空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留心生活、細心觀察的習慣。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首先要求學生做生活中的細心人,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指導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去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賞大自然美景;參加義務勞動;參觀商店、工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兩個人的對話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及時啟發(fā)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從而增強學生發(fā)現(xiàn)、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學生鍛練成為一個小觀察家,并且及時地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來,寫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斷。
三、好讀書,讀好書,為寫作積累素材
閱讀是作文的基礎,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和寫的關系是緊密結合的,讀是基礎,寫是目的。讀能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積累寫作素材;讀能使學生積累詞匯,提高表達能力。讀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我這里主要是想說說怎樣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開展讀書活動。在班內設立圖書角。每周五利用閱讀課用于學生閱讀。在閱讀的時候,我向學生指導讀書的方法,讓學生把優(yōu)美的詞句、精彩的段落和心得、體會抄到讀書筆記上養(yǎng)成讀書必動筆的習慣,并要求學生擠時間背下來。為作文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和寫作材料,為寫好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搞課外閱讀知識競賽,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閱讀的習慣,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四、大膽地去“說”,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說和寫一一對孿生姐妹,說是用嘴“寫”,寫是用筆“說”,說和寫是有機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罢f”有組織語言的作用,有利于書面語言的提高,所以說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說”,以說促寫不失為一種較成功的辦法。
1.課前五分鐘演講,即每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走上講臺“說”,每日一人,輪流上臺。說什么呢?說自己想說的、愛說的話題。如:(1)說自己的歷史,暢想自己的未來,說自己的長處;(2)說趣事、樂事;(3)說看到的、聽到的新奇事;(4)說家庭、親人、好友等等。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確實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以了很好的效果。
2.口頭作文。即每次作文文題確定后,先讓學生認真思考,確定中心、開頭、結尾,如何安排材料等,考慮好之后跟同桌互相說。學生自己在說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思路的一些缺點,沒有什么問題了,再寫成作文。實踐證明,先說后寫的方法,有利于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用通順的語言在較短的時間內流暢地寫好作文,效果不錯。
3.組織故事會,詩歌朗誦會,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也可對周圍新近發(fā)生的事,讓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既培養(yǎng)了說的能力,又促進了寫。
五、拓寬思路,放飛學生的思想,多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會使學生變得更加聰明,想問題思路更開闊,辦法更多,能激發(fā)學文化的興趣,還能增強顯學生戰(zhàn)勝自我與改造世界的信心。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我的主要做法是:(1)利用好我們手頭上的教材,讓學生將教材內容變成圖像,變成立體可感的空間,例如古詩的教學,就可以設計某種情景,想象許多生動的畫面;(2)適當?shù)刈寣W生寫一些童話體裁的文章,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增強想象力;(3)放手讓學生寫科幻文章,既暢想令人神往的未來,又思考那遙遠的古代,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作文的學法指導得當,學生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濃厚,信心也大大增強,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發(fā)揮了教學的主體作用,作文水平明顯提高。這正應了老子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讓他們少走彎路,真正成為作文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