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香
摘 要:古詩詞是一個傳承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古詩詞中能夠讀出愛國主義,能夠讀出人間真情,還能夠讀出詩人的理想抱負和人格魅力。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時,應該把這一環(huán)節(jié)重視起來,并將古詩教學對學生所起到的美育作用發(fā)揮到最優(yōu)最大,以此來吸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接下來,以美育教學為依托,談一談增加小學古詩詞教學吸引力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美育教學;方法策略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實際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這些問題,那就是學生對古詩不感興趣,課堂上學習氛圍沉悶等。筆者認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學生從小學習的就是白話文,并且已適應了用白話文與家長、老師和同學們進行溝通交流。那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就要打破自己的語言規(guī)則,轉(zhuǎn)換自己的交流形式和語境,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所以,導致學生沒有學習古詩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缺乏熱情的學習也就嚴重地阻礙了古詩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诖耍P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在古詩教學中通過美育教學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以期對自己及他人的古詩詞教學有所助益。
一、在教學中凸顯古詩詞的語言美
朗讀古詩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極大的耐心,尤其需要氛圍與情境。小學生識字不多,自我能力有限,對于古詩朗讀,時常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支支吾吾地不敢開口,害怕讀錯節(jié)奏,更怕讀錯字時同學們的嘲笑。所以,滿足學生朗讀環(huán)境的需要,是消除他們古詩朗讀障礙的重要法寶。例如:在講解孟浩然所寫的《春曉》這首詩歌的時候,五位學生一起大聲地讀出了春天百花齊放以及鳥兒飛來飛去的喜悅,從其他同學的面部表情中我看得出他們也慢慢地被五位同學所帶動、所感染,但他們?nèi)匀槐3职察o,仔細聆聽。這樣受到尊重的朗讀者會愈加喜歡古詩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會更加自信和勇敢,古詩詞對他們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大。另外,老師還可以在朗讀前設置一些相關詩歌的問題,這種問題情景的設置,不僅能夠帶動學生反復誦讀古詩的興趣,還能讓他們學會在朗讀古詩的過程中尋求答案。由此可見,良好的朗讀情境能夠讓他們思想集中,能夠凸顯古詩的語言美,還能逐漸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的目的。所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二、在教學中凸顯古詩詞的音韻美
說到音韻美,大家腦中立即浮現(xiàn)的應該是古詩詞,古詩詞的確是非常具有音樂旋律和生動性的。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要符合音律、押韻以及對稱等語言藝術要求,這樣我們讀起來、聽起來才會有擬聲傳情的效果。例如:杜牧的《山行》和李白的《贈汪倫》,這就是兩首節(jié)奏分明,并十分具有律動性的古詩詞。基于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邀請幾個學生按照他們自己的節(jié)奏和方式進行朗讀競賽,或者單人朗誦,或者合作朗讀,又或者半唱半讀。通過這幾種方式能夠使無聲、無活力的文字化為有聲、動聽的聲音,如此朗朗上口的詩詞給學生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音韻美的享受;這樣押韻的古詩朗讀,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欲望。
三、在教學中凸顯古詩詞的意境美
在語文教學中,意境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藝術,通過作者描寫的意境,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在當時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抱負,并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但是,詩中的意境我們應該通過什么方式才能將其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出來呢?我認為,在古詩詞教學中運用兼具聲色效果的多媒體設備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一首古詩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音頻讓學生跟讀。再通過課件展示“香爐、瀑布、銀河”等這些帶有鮮明個性又不互相干擾的景物,勾勒出一幅瀑布噴涌而出、雄奇瑰麗的景象。通過觀看作者李白所描寫的這些景物,即使是相隔千年,我們?nèi)匀豢梢詮墓旁娭小⒍嗝襟w的意境中感受到李白個人感情奔放、奇思縱橫的特點。所以,在實際的古詩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多引導學生通過古詩文本中的事物、情景來體會作者的情感,體會其中的意境,以此提高學生學習古詩、鑒賞古詩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解古詩、品味古詩的能力。
四、在教學中凸顯古詩詞的人格美
雖然大多數(shù)古詩都是歌詠事物的作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就無法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或者情感。借助古詩描述的事物,使學生學會體會其中所贊揚的高尚人格和品質(zhì),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健全學生的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抓住古詩教學的這一特點進行美育教學的合理滲透,從而不斷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講解王安石的《梅花》這篇詩作的時候,其雖然表面上在歌詠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但實質(zhì)上卻凸顯了作者自己擁有堅強高潔的人格,這正是人格美的具體體現(xiàn)。但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和體會到詩歌作品中的人格美,我建議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之前,可以將作者的生命遭遇進行簡單的介紹,以此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詩中所蘊含的人格品質(zhì),更好地體會詩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闡述了增加古詩詞教學吸引力的四條方法和策略。筆者認為,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根據(jù)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實際,并有效地結合古詩教學中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以及“人格美”,且長此以往,那么,古詩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一定會有所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發(fā)展也一定會更加順利和全面。
參考文獻:
[1]詹輝,宋廷燕.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7(5).
[2]方東梅.提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思考[J].新課程(上),2017(3).
[3]李麗華.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學周刊,2016(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