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發(fā)
【摘 要】在現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尤其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強調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而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夠真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仍然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和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思維 培養(yǎng)方法 培養(yǎng)建議
在現代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通過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為學生日后遇到和解決問題提供科學有效的幫助,這也是現代素質教育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
一、引入靈活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的思維方式,但它不是某一具體的思維方式,而是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體。創(chuàng)新過程中既需要發(fā)散思維,又需要聚合思維:既需要直覺思維,又需要分析思維;既需要逆向思維,又需要正向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決定著一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創(chuàng)新素質的核心。教師可以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開放性命題和解題反思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教師通過這些形式,可引導學生多方位和多角度思考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數學的課程改革給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教師只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充分挖掘課堂教學潛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共同配合,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借助問題導學,培養(yǎng)發(fā)現思維
教師的職責就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教師就要根據教材的的重點、難點或關鍵之處,深掘教材的思維因素,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學生們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的問題,令他們感到既意外又合乎情理,不乏真知灼見,能讓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滿足。如第一組(1)x^2+3x-4=0(2)x^2-5x+6=0(3)x^2+8x+16=0第二組(1)2x^2+4x+4=0(2)6x^2-2x-4=0(3)3x^2+x-2=0
1.觀察第一組的3個方程,它的兩個根與常數項有怎樣的關系?
2.第二組方程的系數與第一組方程的系數有什么不同呢?做怎樣的轉化可將第二組的方程變成第一組的形式?上面所研究的結論對第二組方程是否同樣適用呢?
3.若x1、x2為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兩個根,那么根與系數有怎樣的關系?
4.若x1、x2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那么根與系數有怎樣的關系?
教師要組織和發(fā)動學生圍繞上述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步步深入地進行思考和討論,引導學生通過對具體的方程進行觀察、分析、比較,發(fā)現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當學生完成這一發(fā)現時,他們的表情是欣喜和愉快的。
三、運用數學思想,培養(yǎng)多元思維
初中數學中,分類思想是轉化思想的基礎,轉化思想體現了分類思想的原則和要求,兩者統(tǒng)一于思維轉化過程之中。分類思想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之一,中學數學概念的分析、公式的推導、定理的證明或習題的解答等常用到這一思想。像圓周角定理的證明、弦切角定理的證明、有理數和實數的分類、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及某些方程的解法等。分類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根據數學的概念進行分類。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時,對于變形后的方程,用兩邊開平方求解,需要分類研究大于0、等于0、小于0這三種情況對應方程解的情況。而符號決定能否開平方,是分類的依據,從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種情況。(2)根據圖形的特征或相互間的關系進行分類。如:三角形按角分類,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線和圓的關系根據直線和圓的交點個數可分為直線與圓相離、直線與圓相切、直線與圓相交。
四、引入趣味數學,拓展數學思維
數學作為一門專業(yè)性較強,貫穿學生各個學習階段的一大重點科目,在帶給社會各種福利的同時,卻無法抹殺掉自身固有的枯燥復雜性。而數學本身的復雜枯燥性就成為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道路上的“攔路虎”,導致這些學生無法真正走入數學的世界,以最好的方式來學習數學。面對這樣的狀況,教育人員可以有效地擴大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出現的思維活動,這樣的注意點轉換可以有效地淡化數學本身的復雜枯燥性,令學生更易于理解數學的真正奧義。
在學習中,我們盡力將數學與生活聯系,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例如,學習負數,我們從生活中的溫度說起,讓學生理解0攝氏度以下的生活意義,學生通過討論和生活舉例,指導學生從生活實踐出發(fā),運用生活知識來理解數學,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總之,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探討如何才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好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該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總結和思考,通過科學的方式,真正的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學校和教師要重視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吸引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用實踐活動和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結合教材實際,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彭春梅.淺析初中數學活動與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思路構建[J].數理化學習,2014(10).
[2]王晶晶.淺析初中數學教育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J].商,2012(17):234.
[3]戴玉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J].消費導刊,2010(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