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 要】面對新的幼教保育形勢,強化學習,積極思考,有效應對,應該是一種必要和常態(tài)。本文從新規(guī)程和新綱要說起,對新形勢下的幼兒園保育工作做了“強化學習”“轉變觀念”“調整心態(tài)”“改變內容”和“營造環(huán)境”五方面闡述,對做好當前背景下的幼教保育工作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形勢 幼教保育 全新思考
我們首先來明確一下關于幼兒教育三個綱領性文件的具體闡釋:《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對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明確界定為:“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薄毒V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保教并重,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薄吨改稀吩俅蚊鞔_指出:“幼兒園應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歡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比齻€綱領性文件的頒布與實施,更給保育工作注入新的理念。
幼兒園保育工作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起始,新形勢下的保育工作面臨著對傳統(tǒng)保育觀念的挑戰(zhàn),擺在我們保育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樹立新的保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轉變教育思想,不斷提高教育技能。想要讓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更加科學化,就必須要從轉變保育觀念、保育行為著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保育工作更高效,才能促進幼兒、保育老師的共同發(fā)展。關于幼教保育工作,筆者有如下幾點初淺的思考:
一、強化學習,樹立全新的保育觀
傳統(tǒng)的保育工作觀念一般是:保育工作是保育員的工作;而全新的保育工作觀念:保育工作不等于保育員的工作。保育觀念的轉變是提高保育工作質量的前提。全面的保育觀不僅是身體的保育,還包括心理的保育、營養(yǎng)的保育、環(huán)境的保育、安全的保育,既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又促進幼兒心理和社會適應的良好發(fā)展。我們定期組織教師保育員學習《綱要》、《指南》的教育思想,明確幼兒教育必須尊重保教并重的教育原則,明確保育工作不等于保育員工作,細化保教目標、保教內容,樹立“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保教理念。通過學習,讓教師保育員認識到,幼兒健康教育既包含身體健康教育,也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幼兒教育要堅持保教結合,作為保育員不僅要照顧到幼兒的“身”,更要照顧到幼兒的“心”。通過教育培訓促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增強了保育員不斷提升自我的內在需求。
二、轉變觀念,調整保育的關注對象
傳統(tǒng)的保育觀念關注的對象為:保育員關注的對象是“物”,很少關注幼兒;而全新的保育觀念:保育員更多的關注應該是“人”——幼兒。教育引導保育員確立“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以往保育員日常工作關注:一塊抹布,一把笤帚、一只水桶。把自己該完成的衛(wèi)生工作完成了就憑良心對待每一個幼兒吃好喝好家長沒有意見就行了,很少關注孩子?,F在保育員在固定程序化工作的同時更多的是關注幼兒。當出現問題時,更多地關注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與需要了。想到的是幼兒的感受,幼兒的想法。她們懂得,幼兒正處于發(fā)展時期,作為保育一方面不僅保護好幼兒的身體,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同時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進一步增強了教育意識,發(fā)揮教育智慧,達到幼兒教育中保教結合的原則。
三、調整心態(tài),真誠尊重每一位幼兒
傳統(tǒng)的保育工作觀念為:只要對幼兒有愛心、耐心就是好保育員;而全新的保育工作觀念:保育員不僅對幼兒要有“愛心、耐心”,更要尊重、了解每一位幼兒。過去保育員認為,在保育工作只要愛孩子,對孩子有耐心,就是一個好的保育員。現在新形勢下,要求保育員不僅能夠做到照顧全體幼兒,讓每一個幼兒吃飽、喝好,生活照顧細致周到,還要尊重每一位幼兒,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尊重個體差異,順應并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以促進幼兒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紤]到每個幼兒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如身體健康狀況、飲食習慣、興趣需求等等,以此給予個別化的幫助與指導。
四、改變內容,實現保育工作內的容轉變
傳統(tǒng)的保育觀念中的工作內容是:注重生活活動的保育;而全新的保育工作觀念中則是:關注教育活動過程的保育。幼兒不僅生活活動中需要保育,教育活動中也需要保育。過去,幼兒的教育、游戲活動是教師的事情,保育員只是幫助準備所用的學具和教具,幼兒活動時,就是一個旁觀者,配合更多的是維持秩序。“保育員也是教育工作者”。為了加強保育員的能力,我園加強引導保育員結合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施教育與教師密切配合,要求保育員參與教育活動的始終,要主動與班上的兩位老師共同觀察、討論班上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善于發(fā)現幼兒的變化和需求,和教師一起尋求有效的教育策略,把班上孩子的點滴進步主動與家長交流溝通,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促進幼兒身體、心理協調發(fā)展。
五、營造環(huán)境,建立幼教保育教研組
傳統(tǒng)的保育工作觀念中的環(huán)境是:注重教師的教研活動,很少有保育員的教研活動;而全新的保育工作觀念中的則為:保育員也是教育工作者,要專門成立保育教研組,營造保教結合的氛圍。為落實新《綱要》及《指南》精神,幼兒園要專門成立了保育教研組。帶領全體保育員結合保教并重、結合日常保育工作等問題開展研討活動,營造“保教并重,保育為先”的良好氛圍,保育員的教研活動內容不能太深奧,研討的問題要來自日常,來自幼兒的發(fā)展,目的是促進幼兒發(fā)展。以豐富有趣的形式開展保育員知識技能比賽,讓保育員和老師一樣在知識技能比賽中,感知保育工作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及使命感,從而找準自身的位置,充分展示自身的價值,不再認為自己比教師低一等。保育教研活動提高了保育員對保育工作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原來好多的活動不是教師的事,同時也是保育員息息相關的,保育員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做孩子喜歡家長滿意的好保育員老師。
新形勢下的保育工作,要進一步理解保育工作的內涵,確立現代科學保育理念,改善保育工作行為,保教結合,立足保育工作實際,切實解決保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探索在自己的保育工作中融入各種教育因素,努力提高保育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易仲陽.對當前幼兒園保育工作問題及對策的思考.速讀旬刊,2016.4
[2]周永霞.淺談農村幼兒園保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教育文摘,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