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華
[摘 要]教材研究是教師教學設計的前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從建構主義理論視角出發(fā),對教材進行多元整合,深度挖掘文本內涵,做好教情、學情調查,最終實現學生學習認知的順利構建。語文教材研究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多重制約因素,利用各種創(chuàng)新手段,以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教材研究;知識建構;學情調查;文本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13-0031-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睆默F實角度出發(fā),對語文課程進行整合,以建構視角展開語文教材研究,這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內容、方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怎樣研究教材呢?
一、聯(lián)系現實整合教材資源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比绾芜\用好這個例子,這是教師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小學語文教材經過多次修訂,逐漸得到了完善,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較為合理的配置。但是,教學是動態(tài)的行為,學生的需求也呈現個性化特征,因此對教材展開整合、優(yōu)化處理勢在必行。
教師對教材資源進行整合時,要結合教學實際展開。首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搭配處理。語文教材以單元形式呈現,體現不同的內容主題。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或調配,或取舍,以體現教學的集中性。其次,校本課程是重要的教學資源關,教師要結合學生需要融入校本課程內容,以優(yōu)化教學內容。最后,教師要對教參、教輔材料、備課手冊、優(yōu)秀教學案例等重要教學資源,合理利用,而不能照搬照抄。處理好模仿與借鑒的關系,已經成為教材資源整合運用的關鍵。
二、深入文本研究教材內涵
教師研究教材內涵,這是最為常規(guī)的教學行為,也是教師最起碼的教學素養(yǎng)。在具體實施時,因為多種制約因素的存在,導致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挖掘不夠,難以形成最為科學的教學設計,其教學效果也就差強人意了。
教材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對教學效率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教師理解教材的深度,決定了課堂教學設計的高度。獨立自主研究教材,已經成為現代語文教師的共同追求。教師挖掘教材內涵,有多種途徑可以選擇。一是借助教學參考資料對教材內容展開關聯(lián)性學習,以形成較為充分的教學知識儲備;二是向有經驗的教師求教,展開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實現對教材內涵的深度挖掘;三是通過網絡信息搜索平臺,查閱相關資料,開闊教學視野。
三、結合教材做好教學調查
教材研究是一項復雜的學術研究活動,提升研究品質應該成為重要的追求目標。在教材研究啟動之前,教師需要做好教情、學情調查工作。
教情調查時,教師需要從教學條件、占有信息、教學優(yōu)勢等方面展開。教學條件一般是指教學的客觀需要,如教具的儲備情況,教參、教輔材料、實物以及多種媒體等。目前,課堂教學大多要用到多媒體、白板等教具,這是教師教材處理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學情調查時,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掌握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需求,這樣才能進行適合度更高的教學設計。只有結合學生的群體性差異,對教材展開深度研究,才能建立文本與生本的思維對接。教學調查是教材研究的重要參考因素,也是教學設計的必要前提。對教材進行全面而科學的解讀,不僅體現教師個人業(yè)務素質,更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集中展現。
四、依托教材完成認知構建
目前,教材研究呈現多元化特征。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漸形成較為科學的研究策略,為課堂教學提供支持。依托教材完成認知構建包括教師教學認知的構建和學生學習認知的構建。在解讀、運用教材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多種研究方法,對教材內容展開分析、整合、優(yōu)化、歸結,并通過實踐檢驗,逐漸形成教學認知。在學生進行認知構建時,教師要進行引導和啟迪,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逐漸完善自己的學習認知體系。
新課改之后,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意識。教師研究教材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落到學生學習認知的建構上。為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教法,實現文本、生本思維的對接。教師是鏈接教材文本和學生的橋梁。如何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系作用,需要教師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實踐。學生的學習認知構建有自身規(guī)律,教師要依托教材展開探索,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措施進行改進,對教學方向進行合理調整,這樣才能確保教學設計的正確性、高效性。
總之,教師作為最活躍的教學因素,要充分發(fā)揮文本、生本的聯(lián)系紐帶作用,就要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探索施教的基本方法,助推學生建構完善的知識系統(tǒng)。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