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反應原理的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難。新課程課改要求學生在探索中尋找答案,享受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收獲。探究實驗在選修四中的編排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該過程。
關鍵詞:化學反應原理;探究實驗;意義;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作為教學的目標,提倡學生實施多種學習方式,強調(diào)自助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等??茖W探究實驗是學生成為實現(xiàn)課堂主人的重要教學活動??茖W探究實驗是教材編排的重要內(nèi)容是雙基教學基礎的升華。開放的科學探究實驗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探究能力,同時課堂的探究氛圍濃厚也能激勵學生動手動腦,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感受到思考帶來的喜悅。
教材編排科學探究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探究的意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然而,在實施教學中,教師往往按設計好的步驟讓學生進行所謂的“探究學習”,探究教學形式化?!痘瘜W反應與原理》理論性強,學生理解能力要求高,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科學探究的方式有多種,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在眾多的實驗方法中,對照實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瘜W教學中的對照實驗是根據(jù)比較項目的具體情況,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并將其現(xiàn)象對照比較,尋找比較項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運用對照實驗進行教學,學生可獲得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信息,通過參考不同信息,使他們能在比較信息的基礎上獲得正確的感知。因此,對照實驗能更有效地發(fā)揮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價值。以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為例:教材設置了三組對照實驗以說明不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影響的不同。
觀看實驗視頻,完成教材P23科學探究表格內(nèi)容。
思考并討論下列問題:
1. 【知識鏈接】Fe3+和Cu2+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且前者優(yōu)于后者。在探究一中,有同學認為:按照單一控制變量法,應將FeCl3溶液改為Fe2(SO4)3溶液,你認為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試闡述理由?
2. 寫出探究二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現(xiàn)有現(xiàn)象如下: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化學反應速率明顯增大,試討論其原因是什么?
3. 在探究三中,實驗結論說明了什么?
選用合適的催化劑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理想的催化劑可以成千倍成萬倍地增大反應速率,因此現(xiàn)代化學工業(yè)中催化劑的應用十分普遍并且對于催化劑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影響催化劑活性的因素有溫度、濃度和催化劑的聚集狀態(tài)等。
選修四通過編排這樣幾組這樣的對照實驗,通過學生在實驗中的探索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不同探究不同現(xiàn)象的原因,由此得到相應的結論??斩吹挠行鲎怖碚摻Y合學生的科學探究讓學習的這個過程更加輕松,更加有趣。科學探究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改理念符合學生認知的過程要求,在理論學習的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教師只需要站在外圍給出鼓勵和建議。
作者簡介:范瑾,陜西省安康市,安康江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