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不少教師已意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但是比較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這樣的方式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fā)與鍛煉。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和革新教學方法,問題引導法也應運而生。本文主要對問題引導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怎么應用作探討,同時提出一些恰當?shù)慕虒W舉措。
關鍵詞:問題引導法;高中化學教學;突破
問題引導法即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身份提出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問題,組織學生運用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并提出個人見解與看法,讓課堂變成各種思想交匯的多元化教學平臺。高中化學教師可應用問題引導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與禁錮,以學生主體展開教學,提升他們的化學思維水平。
一、 精心設計化學問題,體現(xiàn)課堂教學要素
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法時,教師應當以具體教材內(nèi)容為切入點,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為主要依據(jù),精心設計一系列化學問題,且問題要具有思維價值、目標導向和梯度。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這些問題激活課堂教學,讓教師“教”和學生“學”有所根據(jù),充分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構建活動中。同時,教師需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有所得為基礎,利用他們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情況獲得教學反饋,并檢測自身的教學效果和情況,借此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諸如,在講授《鈉、鎂及其化合物》過程中,針對“金屬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教師需先使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掌握金屬鈉的物理性質(zhì),理解鈉的化學性質(zhì);了解鈉的存在和用途,及生產(chǎn)原理;獲得實驗的基本技能,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教師依據(jù)學習目標表演化學小魔術“滴水點燈”,課前在酒精燈燈芯里暗藏一小塊金屬鈉,實驗時用滴管向燈芯內(nèi)滴一滴水。設計問題:教師引導設計問題:為什么能滴水點燈?在魔術中金屬鈉的作用是什么?鈉具有什么性質(zhì)?利用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思考:鈉為什么有這種功能?原理是什么?然后,教師可設置疑問:鈉為什么密封保存在煤油中?為什么鈉放在空氣中會變暗呢?由銀白色變暗肯定是有新的物質(zhì)生成,是什么物質(zhì)呢?通過這些問題體現(xiàn)課堂教學要素,引導學生有順序的學習,激活他們的化學思維。
二、 認真分析化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應用問題引導法,關鍵在于問題的分析,教師可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意識,讓他們在問題分析中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問題引導法是以師生一起設疑的方式,極力調(diào)動學生探索心理和求知欲望,使其在獨立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中,對不同梯度的問題加強分析和把握,探究精神得以有效鍛煉。而且梯度性化學問題能夠面向整體教學對象,吸引各個層次的學生均參與到問題分析中,促進他們對化學反應規(guī)律、元素符號、概念原理等的理解,使其對化學科學的探究始終充滿熱情。
在這里,仍然以“金屬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教學為例,當學生知道將鈉放在空氣中,鈉的表面變暗就是鈉和氧氣反應生成白色的氧化鈉。教師可利用實驗設置疑問: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石棉網(wǎng)上,用酒精燈加熱石棉網(wǎng),觀察火焰顏色及產(chǎn)物的顏色、狀態(tài),引領學生回答:到鈉燃燒起來,火焰呈黃色,產(chǎn)物為淡黃色的粉末,寫出鈉在常溫時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的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體),教師寫出鈉燃燒的方程式:2Na+O2=Na2O2(淡黃色粉末)。組織學生思考:是氧化鈉比較穩(wěn)定還是過氧化鈉比較穩(wěn)定?氧化鈉能不能轉(zhuǎn)化為過氧化鈉?在分析和討論中得出結論:過氧化鈉比較穩(wěn)定,氧化鈉可以繼續(xù)和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2Na2O+O2=2Na2O2。問題是否具有挑戰(zhàn)性、獨特和新穎,能夠?qū)W生的探究熱情產(chǎn)生直接影響,教師可借助問題形式激趣設疑,促使他們認真分析問題,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 組織學生解決問題,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高中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掌握基礎型化學問題的解決原理之后,接著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發(fā)展型問題,再利用教師的從旁協(xié)助與點撥,讓他們對化學知識的外在聯(lián)系與內(nèi)在規(guī)律產(chǎn)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與認知,改善自身的化學知識水平。高中化學教師在采用問題引導法時需高度重視問題解決環(huán)節(jié),設計好問題后,帶領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解決化學問題,在問題解決中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與協(xié)作意識。并指引學生在交流互動中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構建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從而形成高效課堂。
比如,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結合課標要求,組織學生探討硫酸型酸雨如何形成的?對環(huán)境造成怎樣的危害?如何防治?要求他們實現(xiàn)搜集一些當?shù)氐挠晁M行檢驗,測定pH值,思考: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從哪里來的?燃燒產(chǎn)生的SO2是怎樣轉(zhuǎn)變成酸性物質(zhì)的?SO2水溶液為什么會使鮮花和藍色石蕊試紙呈現(xiàn)顏色的變化?解決問題:工業(yè)生產(chǎn)中大量含硫礦物燃料的使用,導致空氣SO2氣體較多;雨水中含有的H2SO3,和SO2不斷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強酸H2SO4;空氣中SO2在煙塵等作用下氧化成SO3溶于雨水成酸雨。接著,在探究酸雨形成過程的活動中,教師讓學生思考:接觸到哪幾個有關SO2性質(zhì)的反應?并展示SO2在食品加工領域的使用情況的圖片,設計過渡性問題:SO2在食品加工領域中的使用體現(xiàn)了它什么性質(zhì)?組織學生繼續(xù)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 形成問題遷移能力,推動學生拓展創(chuàng)新
在學習高中化學知識過程中,學生對化學元素的規(guī)律及概念理解和認知程度,應當利用問題遷移的形式進行反饋,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能力,使其學會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問題引導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思考狀態(tài),活化他們的思維,使問題成為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探究和深入理解化學知識的“主線”,使其將各個知識點銜接起來,學習思路更加明晰,學習能力不斷增強。這樣能夠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化學知識,拓展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知識見解。
舉個例子,在學習《從鋁土礦到鋁合金》時,教師可針對鋁的存在、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等知識點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有效遷移和拓展。此時,教師可設計問題:下列關于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鋁是地殼里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B. 在化學反應中,鋁容易失去電子,表現(xiàn)還原性;C. 鋁在空氣中不易燃燒;D. 在常溫下,鋁不能與氧氣反應。將表面已完全鈍化的鋁條插入下列溶液中,不會發(fā)生反應的是()A. 稀硝酸;B. 稀鹽酸;C. 硝酸銅;D. 氫氧化鈉。電解法冶煉鋁時,冰晶石的作用是()A. 助熔劑;B. 催化劑;C. 還原劑;D. 氧化劑。等。利用這些問題考查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使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
五、 靈活應用問題引導,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zhì)
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使用問題引導法時,教師需全面認識該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問題引導法設計教學,為學生提供新穎、個性的學習方式,指引他們更好的學習、理解、掌握與運用化學知識,發(fā)展其綜合素質(zhì)。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目標與大綱要求運用問題引導法,設計的問題要具有生活化、開放性與新穎性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問題的導向作用,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始終充滿無限激情和動力。而且各種各樣的問題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接觸各種類型的問題,通過分析和解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進行《化學反應中的熱量》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思考加熱的原理是什么?他們在小組內(nèi)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轉(zhuǎn)化為生成物的同時必然伴隨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又主要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接著,教師帶領學生演示實驗:向一支試管中加入5 mL 2 mol·L-1鹽酸,放入一段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用手觸摸試管外壁;在100 mL小燒杯中加入約20 g經(jīng)研磨的氫氧化鋇晶體[Ba(OH)2·8H2O],然后加入約10 g氯化銨晶體,用玻璃棒攪拌,使之充分混合,用手觸摸外壁。他們得知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兩大類。教師可羅列部分現(xiàn)象讓學生分析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包括氧化鈣與水的反應,高溫煅燒石灰石,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鎂條與鹽酸反應和鋁熱反應等。如此,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將化學知識現(xiàn)學現(xiàn)用,既能夠深化對知識的消化和記憶,還可發(fā)展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六、 總結
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應用問題引導法是大勢所趨,教師需結合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身心特點靈活應用問題引導法,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問題的導向作用,利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最終提高他們的化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鄭玲燕.問題引導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9).
[2]徐磊,廖志剛.基于問題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林區(qū)教學,2017(08).
[3]趙遵貴.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雜談[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06).
作者簡介:
羅清容,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