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慶國
摘要:寫作是材料、語言和情感積累,以及寫作技巧積累的綜合呈現(xiàn),也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直觀展示。對此,作為學生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具有顯著的啟蒙性。在此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應用能力,其教師應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做出綜合分析,基于此,探索出科學、有效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與對策
前言:
寫作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意識,需要循序漸進的長時間培養(yǎng),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寫作能力給予有意識培養(yǎng)。同時,與其他階段相比,小學生在認知、思考能力,以及生活閱歷等方面往往都存在一定局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發(fā)揮,因此,在實際授課中,其教師應結(jié)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科學選用更適合、有效的策略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
就目前來看,很多小學生都缺乏生活閱歷,不擅長觀察周圍生活,在寫作中很少會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因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無事可記、無事可感的情況。再加上閱讀量較少,學生的寫作思維、知識面難以得到進一步拓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通常都是枯燥無味的。此外,很多教師都未針對寫作技巧的恰當傳授做出深入探究。
二、優(yōu)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參與各項練習的重要動力,但是就目前來看,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都不高,普遍抵觸寫作。對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興趣愛好、認知特點來選用恰當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其擺脫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tài)。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好奇心較強、渴望得到他人認可這一特點,組織更新穎、多樣化的寫作練習活動來全面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1]。
例如:某教師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使其各方面潛能都能夠得到全面挖掘與發(fā)揮,就組織了“神話、傳說故事會”這一活動,在全面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并積極表揚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作品的學生,提出表揚,積極鼓勵其闡述為什么會想要創(chuàng)作這一故事,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能夠得到全面激發(fā)與保持。另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少的為學生推薦素材,要真正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喜好來選擇素材、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作品,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保持,學生的寫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恰當培養(yǎng)。
(二)傳授學生寫作技巧
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基礎上,要想使其寫作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其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選擇適合素材,還要采用恰當方法引導學生懂得怎樣表達。寫作技巧主要指的是寫作中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如,懸念、首尾呼應,以及聯(lián)想等豐富多樣的表現(xiàn)手法,同時還涉及到第一人稱敘事法、倒敘法等等。寫作技巧在文章中的恰當運用能夠發(fā)揮出錦上添花的作用,但也不能隨便引用,在具體寫作中,要真正做到選材恰當、立意深刻,并通過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恰當運用來使得文章美感、可讀性得到有效提升,反之,若文章一點深度都沒有,只能讓人感覺過于花哨。對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結(jié)合小學生具體寫作水平、認知能力來為學生恰當傳授藝術表現(xiàn)手法,而對較為抽象的知識信息,則可以通過相應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來將相關知識更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輕松、高效掌握寫作技巧[2]。
(三)增加閱讀量,完善隨筆寫作
首先,在閱讀量上,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寫作素材,進一步拓展其寫作思維,積累更多喜歡且適合的寫作技巧。對此,在閱讀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適當借鑒一下他人的優(yōu)秀文章,仿寫其中自己喜歡、比較有特色的寫作手法和句子,進而幫助學生加強語言材料積累。
其次,在隨筆寫作上。在實際寫作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有想法但是不知該怎樣表達的情況,這也體現(xiàn)出了學生文字運用能力有待提升。對此,其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隨筆寫作,與日記等寫法相比,不會讓學生感受是在完成任務,也不需要拘泥于哪種形式,學生只需要將自己的心中感想記錄下來即可。隨筆寫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寫作素材,也能夠使其文字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對其中一些美文進行點評欣賞,并自由發(fā)表一下自身見解,以此來促進其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3]。
(四)引導學生感悟生活
從某一層面來講,作文也是對生活、情感的一種呈現(xiàn),其素材也大多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但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不擅長觀察、感悟生活,進而導致寫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的情況。
例如:針對《談談爸爸、媽媽對我的愛》這一主題,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寫自己生病時,父母對自己的細心照顧,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創(chuàng)新。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實際生活,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來發(fā)掘父親對自己的愛,進而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寫作當中。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寫作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評價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進一步拓展其語言水平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來看,由于理念、方法等層面的制約,小學生寫作水平一直都未得到顯著提升,對此,其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積極探索出更新穎有效的培養(yǎng)策略。
參考文獻:
[1]張思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提升策略[J].課外語文,2017(19):135-136.
[2]范慧霞.探究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10):226.
[3]孟祥波.生本教育理念下延吉市北山小學高年段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D].延邊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