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法語文學課程中,文本閱讀是一項重要內容,其教學質量與法語文學教學的成效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本論文主要是結合法國文學專業(yè)的特點,探討高校在開展法國文學教學時,選擇閱讀文本的原則,以及在開展法國文學文本閱讀教學時可以采取的策略,為高校法語專業(yè)開展法國文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本閱讀;法國文學;教學
法語文學作品由于其語言特點,文本閱讀的難度比較高。再加上當前我國普通高校法語專業(yè)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文本閱讀指導比較少,且很多學生對于法國文學閱讀文本中涉及的人文歷史背景、文學流派缺乏了解,導致高校法語專業(yè)學生在進行法語文本閱讀時遇到很多阻礙,影響了法語教學的效果[1]。為此,本文對高校法語專業(yè)開展法國文學課程的方法進行探討,為我國高校法語專業(yè)法國文學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一、課前問題引導閱讀法
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的細節(jié)部分,設計相應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給出自己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文本脈絡,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基本觀點。例如,在閱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關于女主人公 Esmeralda救下駝背敲鐘人 Quasimodo這段內容時,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女主人公為什么要救敲鐘人?為了救下敲鐘人,女主人公需要冒什么樣的風險?……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快速了解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然后讓學生在課前自主進行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2]。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文本脈絡,并讓他們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法語思維能力。
二、課前背景知識閱讀法
在授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查閱與文本相關的背景知識,并且在閱讀這些知識的過程中,對重點內容進行理解和記憶。在課堂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文本背景掌握情況,以及存在的缺漏,并對文本背景信息進行補充和講解,加深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3]。以法國19世紀印象派詩人魏爾倫的小詩《Le ciel est par-dessus le toit》為例,其創(chuàng)作背景如下:作者一次酒后失手,開槍擊傷了自己的同性伴侶阿爾蒂爾·蘭波,之后他受到了入獄兩年的懲罰,在這兩年期間,他因為懊悔、思念,陷入深深痛苦當中。為了發(fā)泄心中的郁積的情緒,他寫下了很多簡短的小詩。在學習這首小詩時,學生只有充分了解這些背景知識,在閱讀這首小詩時,才能真正體會到詩人字里行間所表達的復雜情感,充分感受作品中的意境,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其閱讀文本和理解作品掃除障礙,促使文本閱讀順利的進行下去,并通過閱讀,豐富學生情感,促進學生法語水平的提高。
三、“講—讀式”閱讀教學法
在課堂上講解法語文本時,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結構,把整體內容劃分成為幾個部分,然后分部分對文本內容進行朗讀,每讀完一個部分,結合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此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講解法語文本時,教師不需要對每個語言點進行詳細講解,只需要對重點內容或是學生存在理解障礙的地方進行闡釋就可以了[4]。以法國哲學家盧梭的名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為例,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對自然人,自然人所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自然人的情感和思想進行了分析和闡述。第二部分,主要對文明人,以及文明社會的發(fā)展狀況進行了闡述。第三部分,主要是對人類社會的政體發(fā)展史以及各個階段的制度變化進行了闡述[5]。教師可以按照這個結構,將文本內容劃分為三個部分,讓學生進行分部分朗讀,并在朗讀結束后,組織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探討,明確學習目標,探索更有效的學習策略。利用“講—讀式”閱讀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其中的遣詞造句特點、語感及使用的修辭方法等,有助于他們更好的理解文本內容,掌握其中的邏輯內涵,為其提高自身的文學鑒賞水平奠定基礎。
四、結語
綜上,在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課上指導和講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文本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法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提高他們的法語文本閱讀能力及法語知識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文學鑒賞水平,從而達到提高高校法國文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徐天戌.基于思辨能力導向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構建[J].合肥學院學報2015(05):108-112.
[2] 王建卿.英語專業(yè)思辨性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01):115-119.
[3]劉愛萍.選修課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欣賞法國文學作品——評《法國文學導讀》[J].高教探索,2019(02):129.
[4]王利峰,王歡.引領式教學法在高校課堂中的應用——以《法國文學作品選讀》為例[J].才智,2018(32):163.
[5]陸偉麗,郭威威.淺談高校法語文學教學方式改革的措施[J].當代教研論叢,2017(01):124.
【作者簡介:王偉華(1980-),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研究方向:法國文學和文化、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