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奕瓊
[摘要]低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詞語教學為著力點和原點,將其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始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打破機械生硬的教學模式,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巧用字理理解詞義,使詞語教學更科學有趣;借助多媒體、圖片、實物等工具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詞語教學更形象生動;緊緊依托文本融會貫通,使詞語教學更感性活潑。
[關(guān)鍵詞]詞語教學;靈動;字理;生活;文本
在漢語言中,詞是最小的音義結(jié)合的能夠獨立運用的基本單位。詞語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抓手,是學習字、句、段、篇的紐帶,詞語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低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詞語教學為切入點。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讓詞語成為學生言語表現(xiàn)的鮮活元素,使詞語教學靈動起來,并與學生的精神領(lǐng)域建立廣泛而緊密的聯(lián)系,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一、巧用字理加深理解,詞語教學更加科學有趣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見證和承載著中華文明,濃縮和記錄著真實豐富的生活畫面。漢字富有表意性,每個漢字都有獨特的意義和風韻,每一筆點畫轉(zhuǎn)折都沉淀著祖先對事物豐富的聯(lián)想和細膩的觀察、對大自然縝密的思考和細微的描述。
在教學人教版第三冊《“紅領(lǐng)巾”真好》一課時,有位老師是這樣教學“木牌”和“鳥巢”的:
師:來看一個形聲字朋友——“牌”,你見過哪些牌?
生:木牌。
(多媒體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牌子)
師:見過這些牌嗎?
生(讀):門牌、車牌、撲克牌、金牌。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牌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薄薄的、扁扁的。老祖先造“牌”字時告訴我們它代表的是哪一部分?能猜出來嗎?
生:片。
(課件出示“片”字的漢字演變)
師:看,這是樹,被斧頭劈開了,劈成一片一片,多薄呀!這就是“片”字的由來。
(圖字結(jié)合,形象演示“片”字的來由: ( )→ ( )→片。)
師:“片”字就是指劈開的扁扁、薄薄的木片。以后你們見到像“牌”一樣帶“片”字旁的字,可以猜出它的意思了。
(出示“ ”)
師:這是一個象形字,你猜是什么字?
生(齊答):巢。
師:同學們真會想象?!俺病弊质莻€象形字,畫的就是鳥巢。(圖文結(jié)合演示“巢”字的演變: 巢。
師:我們的祖先造字多有智慧、多有趣味呀!高高的樹上有個鳥巢,巢里有三只小鳥露出了腦袋。小鳥那么弱小,那么可愛,所以,我們要用木牌上的字提醒淘氣的孩子——
生:請愛護小鳥!
教學時,這位老師著力于把抽象文字和具體實物的認識結(jié)合起來,并根據(jù)字形巧析漢字。同學們像是走進神奇的漢字王國,此時他們眼里字詞全然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一幅畫、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詞語就能引發(fā)一段美妙的想象,讓學生們學得興致盎然,樂此不疲,真正感受到祖國漢字文化的深厚底蘊。
二、借助工具創(chuàng)設(shè)情境,詞語教學更加形象生動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抽象思維還沒形成,無法一下子就從具體意識上升到抽象意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用抽象的語言進行講解,學生往往會一知半解,興趣索然,難以真正理解詞語的意思。因此,我們的詞語教學,必須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借助一切可利用的工具,努力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情境,讓課文中所表述的事物或現(xiàn)象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在生動的情境中理解和體會詞語的意思。這里所說的工具,可以是圖片、文章插圖、實物,也可以是多媒體,借助這些工具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動靜結(jié)合,形象生動,使語文教學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二冊《兩只小獅子》一課,文中有“整天”一詞,這是理解小獅子刻苦練習本領(lǐng)的關(guān)鍵詞語,但是很多孩子都把“整天”理解成了“每天”,如何正確理解區(qū)分這兩個詞呢?可以利用多媒體設(shè)計三個場景:早晨,太陽剛剛升起,懶獅子睜著惺忪的睡眼打哈欠,小獅子在樹下練習滾、撲、撕、咬;中午艷陽高照,懶獅子大口吃午飯,小獅子依然堅持練功;夜晚,星空璀璨,懶獅子進入了香甜的夢鄉(xiāng),小獅子還沒休息。生動的課件一播,學生一目了然,原來“整天”是從早到晚的意思,而并非每天。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小獅子整天苦練本領(lǐng),真勤勞!你們能不能也用“整天”說一句話?于是,孩子們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練習說話,“媽媽整天忙著做家務,真辛苦!”“丁丁是個小書迷,整天捧著書看得津津有味?!苯酉聛碜尯⒆觽兛粗n件中的小獅子,夸夸整天勤學苦練本領(lǐng)的小獅子?!靶—{子,你真棒!”“小獅子,我得讓哥哥向你學習,好好做事,不能整天捧著手機?!?/p>
這一教學片斷,就是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shè)了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很好地理解了“整天”這個詞的意思。接著,又引導學生用“整天”這個詞語進行練習說話,有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可以說,創(chuàng)設(shè)情境是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三、結(jié)合文本融會貫通,詞語教學更加感性活潑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詞語教學明確提出了學習要求,即結(jié)合上下文了解課文中的詞句。文本是詞語“生存”的土壤,理解詞句應該放到語境當中,讓學生深入研讀的同時,獲得對詞語的整體感悟,做到詞文結(jié)合、融會貫通。如果脫離了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生硬地理解詞語,體會文本情感就成了一句空話,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也就分離了。
比如,人教版第三冊《從現(xiàn)在開始》中的詞語“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筆者是這樣展開教學的:
(同學們帶好事先準備好的頭飾)
師: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都是森林里的小動物,貓頭鷹大王命令你們白天睡覺、夜里做事,你們有沒有想說的?(學生紛紛舉手)喲,這么多動物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那就在小組內(nèi)先說說吧!
(小組成員聚在一起議論)
師:老師看到小動物們你說我說,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意見,課文中用一個詞來形容,是哪個詞呢?
生:議論紛紛。
師:小動物們,你們剛剛都議論了些什么?快和大王說說吧!
生:大王,我是百靈鳥,我習慣白天在林子里唱歌游戲,晚上睡覺。要是讓我黑白顛倒,我會很疲倦,再也唱不出動聽的歌兒了。
……
師:從大家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貓頭鷹的命令讓你們痛苦極了,已經(jīng)忍受不了,所以不斷地叫苦,用文中的詞,就是——
生:叫苦連天。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自然段,注意讀出小動物們痛苦和無奈的語氣。
一字一句總關(guān)情,一詞一言總含意。這樣的詞語教學活潑生動、感性易懂,學生既掌握了詞語,又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總之,教師要牢記詞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根基和原點,要使之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讓詞語教學靈動起來,扎實高效地引領(lǐng)學生走進詞語新天地,使詞語教學不再是一個萬物凋零的“冰寒地帶”,而是一片“春花爛漫”的精神沃土。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曹紅.豐富詞語教學,追求簡約增效[J].作文教學研究,2014,(3).
[3]黃亢美.在識字教學中感受漢字的魅力[J].廣西教育,2010,(1).
[4]林佩菱,金文偉.《“紅領(lǐng)巾”真好》(第一課時)教學[J].小學教學設(shè)計·語文,2013,(2).
注:本論文系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2016年度立項課題《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教學策略研究》JYKT16140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