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鳳
摘 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當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項工作,而聽力障礙學生作為學生群體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和正常學生一樣,聽力障礙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教育需要他們通過對道德原則進行理性的理解,并將這種理解轉化為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我們應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同時在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學生層次上教育學生,并開展與之相關的不同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關鍵詞:特殊教育 德育教育 聽力障礙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208-01
引言
特殊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特殊教育也是對黨教育方針的認真踐行。這個特殊的群體也需要像普通學生一樣具有道德,思想,才能和紀律。因此,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的教育的地位應該齊頭并進。聽覺障礙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要求兒童對道德原則有比較合理的認識和理解,并將其轉化為行為習慣。
一、對聽力障礙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判斷何為道德呢?所謂道德就是指衡量各類人的行為是否合理的標準。具體來講道德就是規(guī)范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對話以及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社會規(guī)范。在當今時代,能進行道德規(guī)范,行為慎獨的人越來越少。甚至連許多知識分子都不會用道德準則來規(guī)范自己,盡管他非常優(yōu)秀,十分有能力,但是犯法對他來說是卻是輕而易舉的事。因此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維護人民及其幸福生活,國家及其民族,以及全世界長期穩(wěn)定的強有力的保證是道德規(guī)范。因此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尤為重要,特別是聽障學生。
二、對聽力障礙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為什么聽力有障礙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正常學生困難呢?這源于他們自身身體的缺陷致使他們了解知道的事情是有限的。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們往往會受事情的表象的影響,但有時候事情的表面現(xiàn)象并不能反應出事情的本質(zhì)。對于聽障學生更是如此,由于他們自身的缺陷使他們更加依賴于直觀看到的表面現(xiàn)象,所以對于道德他們是很難去深刻理解的,而自身的缺陷也致使他們的理解是有限的。所以對于聽障學生來說,德育教育時常會有許多的問題。因此關于聽障學生德育教育的問題,我的總結如下:
一方面,在聽障學生的日常教育中,都以日常的教授學科知識為最基礎的。對于字面以及語言上的教學主要適用于大多的健康的學生??墒菍⑦@些知識用此類方法教授給聽障學生的話,他們是異常的難以接受并且消化的。傳統(tǒng)的課程知識對于聽障的同學來說,是過于復雜,隱晦,難懂和過時。這樣的教授便會導致聽障兒童不理解道德,從而導致道德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相分離。另一方面,一部分教師沒有投入自己的全部熱情到教學中,致使教學過程僵硬無趣,更有甚者從內(nèi)心便鄙夷,瞧不起聽障學生,這使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有了很深的隔閡。
三、對聽力障礙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問題的對策
事實上,這些可愛、單純的學生們也是有自己的優(yōu)勢的,他們的模仿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要比普通學生強的多,因此他們學習事物的表面特征要比一般學生更容易。老師們應該運用正確的恰當?shù)慕逃绞饺ネ诰蛩麄兊淖陨韮?yōu)點,使他們理解并且形成良好道德的重要途徑。
1.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
聽力受損的學生相對于普通學生來說,他們更加自卑,做事猶豫,而這是他們自身身體缺陷所造成的。這導致他們害怕別人的目光,從性格上開始變得懦弱、卑劣。同時,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于其他人的態(tài)度和評價也是十分的看重,他們會關注其他人的一舉一動,每個人的表情、動作,喜歡去猜測別人的心理,揣測別人的想法。由這點也可以得知,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對于這類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十分關鍵。如果老師的態(tài)度溫柔表情和藹,則更容易使學生放松,幫助他們打開心扉。日常教學以及交流中,禁忌諷刺、挖苦學生,體罰和打擊學生更是不可取的行為。正常的兒童面對這些都會受打擊,接受不了,更別說是用這些方式對待聽障兒童了。綜上所述,態(tài)度是教師教學的一個重點。另外,教師的言行舉止也會給聽障兒童帶來很大的影響。普通學生可以從眼和耳獲得知識,而聽障兒童只能通過眼來了解。盡管這些孩子們聽不見,可他們強大的觀察力也使他們有足夠的學習能力,老師的不恰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們的爭相模仿,使學生們的行為也開始變得過激,形成不良的道德習慣,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2.開展多樣教育活動,在學生玩耍中接受道德熏陶
德育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可以將其摻和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其中進行角色扮演就是比較可取的方法,讓孩子們多多扮演生活中充滿正能量的角色,比如警察、教師、醫(yī)生、榜樣模范等等,讓他們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使他們自己從性格上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感恩教育,培養(yǎng)他們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微笑待人,巧的妙運用您好、謝謝等詞到生活中,使他們更注重禮儀禮貌、知恩感恩。聽障兒童的道德修養(yǎng)不僅需要學校的引導,家庭的支持與培養(yǎng)也是十分關鍵的。只有雙方配合,才會使道德扎根于兒童的記憶中。
3.因材施教,進行德育教育
年幼的聽障兒童由于受到身體條件限制與理解能力低下的雙重缺陷使他們在辨別是非的能力上十分的不成熟。這需要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和教育他們。對于年長的兒童,他們可能更容易意識到自己身體某方面的缺陷,并且產(chǎn)生自卑心理,而抑郁的心理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創(chuàng)傷。此時老師應該去安慰并且鼓勵他們,讓他們開朗起來,學會自強、自信地面對不幸,使他們學會正確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這樣的行為方法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對于年齡較大的聽障學生,老師應該更加注意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并且鼓勵他們,使他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4.以正確態(tài)度對待聽障兒童
教師的態(tài)度極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甚至是個人成長,教師不應過高或者過低的估計學生的能力,也不能一概而論的評價學生的未來。如果對學生要求過高,一旦他們難以達到要求,就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特別是聽障學生。因此教師只有正確樹立一個客觀的衡量標準,才能更好地引導教育學生,從而推動聽障兒童的德育教育的發(fā)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聽力障礙學生的德育工作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我們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幫助孩子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將道德觀念轉化為行為,從而提高他們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