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錦
【摘要】在當今這個教育多元化的時代,職業(yè)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但是,中職與高職的銜接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如課程結構設量不合理、專業(yè)課程間的銜接性較差等。這些問題對學生的學習造成許多負面影響。由于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因此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有待進一步全方位改進。必須對中高職基礎化學課程的銜接進行精心設計,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并進行靈活的教學指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基礎化學課程;中職;高職;銜接
在中職教學中,基礎化學是一門基礎類課程,可以為學生的后續(xù)專業(yè)學習打好基礎。諸如化工分析、化工單元操作和化工識圖等課程的學習,只有掌握了基礎化學的知識內容,學生才可能學好。中職化工專業(yè)的基礎化學課程,主要有兩部分內容,分別是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在中高職銜接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實際的知識點,因人施教,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對目前基礎化學課程中高職銜接過程的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希望能為同行提供參考。
一、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內容不夠合理
傳統(tǒng)的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過于強調知識的全面性,導致內容十分繁雜。并且,理論教學內容安排過多,占用了過多的教學課時,導致實驗課時太少,學生進行實驗學習的時間極為有限。甚至,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實驗,根本沒有時間去做相應的實驗。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與專業(yè)課程的銜接性較差基礎化學課程覆蓋面較廣
在中職教學中,教師主要根據教材安排的內容進行教育,對于課程之間的銜接問題,不會進行詳細的考量。這導致中高職過渡過程中,學生所學的知識實用性不強,所掌握的知識內容過于狹窄等問題。
(三)部分老師的素養(yǎng)有待提高
由于中職課時較少,學生基礎較差,在基礎化學教學中,對于那些基礎性的知識內容,老師沒能為學生進行全面的講授,或者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偏差,或者對基礎化學課程內容進行大量刪減,這樣就影響了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中職與高職基礎化學課程銜接的對策
(一)按照中職與高職教學的銜接要求設計課程內容
調查發(fā)現(xiàn),化工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與基礎化學課程有交集。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中職與高職之間的完美銜接,必須找準銜接點和區(qū)別點,這樣才更利于老師開展教學設計。在教學改革中不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物質的名稱、結構、性質、用途等方面人手,并且將化學平衡和熱力學的相關知識引入教學內容。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對基礎化學課程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實操能力作為教學主線,充分考慮“德、技、力”的綜合培養(yǎng),堅持“學、做、教”相結合,對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進行有效整合。(1)要讓學生會操作化學儀器和設備,讓他們具備必要的儀器設備操作和各種試劑處理的能力,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要通過物質識用的教學,彌補中職生參差不齊的學習基礎,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高職的正常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對物質熔沸點高低進行判斷的時候,由于物質晶體結構中微粒與微粒間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不同結構類型物質熔沸點高低的排序為:原子晶體>離子晶體>金屬晶體>分子晶體;若為同種晶體,那就由構成晶體的微粒間的作用力確定,即“微粒間作用力越強,由此形成的物質其熔沸點越高”。弄清了這個基本規(guī)律,不僅可以解決上述難題,還可以舉一反三。
(二)提高基礎化學課程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在對基礎化學課程進行教學時,老師要遵循“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基本教學理念,以化工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為標準,按崗位職業(yè)的基礎能力來制定教學任務,并要把握好職校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好專業(yè)的學習梯度,循序漸進地開展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基礎化學課程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從中職順利過渡到高職。
(三)靈活應用課改教材
要想幫助學生全面學習基礎化學課程,老師要善于把握職業(yè)學校的教學特點,如教學信息量較大、學習任務較重、課時較少等,幫助學生主動適應,中職和高職之間順利過渡。(1)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老師要弱化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通過相關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參與進來,幫助他們全面地感知學習內容,提高課堂效率。(2)要精講多練。老師要緊扣教學任務,把握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對于簡單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自學。還有,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將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相結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如;在對Cu、Zn、Fe等無機元素的性質進行驗證的時候,可以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利用實驗探究相關規(guī)律。在對重結晶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時,也可以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以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而言之,要想有效銜接中職和高職之間的基礎化學課程教學,一方面,需要教師掌握職校生的學習心理,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實際出發(fā),切實改善教學方法和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