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華
摘 要: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合作、和諧的師生關系,然而在實踐中總是存在著一些影響師生關系良好發(fā)展的相關因素。本文對其中的影響因素,教師自身素質、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及評價方式等相關誘因進行研究,并提出改善師生關系的相應對策,旨在使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能更加平等、和諧地相處,改善、增強師生關系與情感,促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標 中學體育 師生關系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100-02
20世紀初,我國進行了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改革,其中體育課程改革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為指導綱要,明確規(guī)定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價值、基本理念、課程目標等。新課標實施以來,體育課出現(xiàn)了一些可喜的變化:體育教學正在以教師為主體,向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和“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轉化;以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向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要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氛圍、激勵學生主動去學、引導學生向會學轉化;以強調師道尊嚴,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賞識學生的進步、關注個體差異,積極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合作、和諧的師生關系轉化[1]。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因此,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進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化,學校體育工作者們需要在教學前沿陣地不斷摸索、總結。
1 中學體育課的特點
體育教學活動有別于其他的學科,教學方式具有獨特性。中學體育教學大多是在室外進行的實踐課,教學組織工作較為復雜,教師在課前需要進行周密的計劃和準備,需要合理安排與及時調節(jié)課上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且中學生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其在活動中具有較高積極性,所以要加強練習的保護與幫助,要求學生必須有高度的自覺性,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圓滿地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因此,學生在承受較大心理負荷的同時,還要克服生理疲勞。如果老師不了解上述特點,就不可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也就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溝通,阻礙師生關系協(xié)調發(fā)展。
2 師生關系概述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一般所講的師生關系主要是指師生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直接交往和聯(lián)系[2]。而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既是一種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一種相互學習的過程。因此,處理好這種關系,不僅能直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性格的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3]。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點之一就是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重新認識師生關系?!皫熒g的關系決定著學校的面貌?!苯⑿滦偷膸熒P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5]。因此,對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行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3 影響師生關系的誘因
3.1 教師的自身素質
首先,由于體育課基本都是在室外,所以有的老師不會太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胡子拉茬,頭發(fā)凌亂;運動服配皮鞋;衣服敞開或斜披在肩上;更有甚者在課堂吸煙或對學生說話較粗魯?shù)?。其次,對于當下信息化快速發(fā)展衍生出的產(chǎn)品或新潮詞匯完全不知卻以各種理由搪塞時。最后,不愿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不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等。
3.2 教師的教學方式
體育課的教學與其他文化課不同,其學習的結果主要是體現(xiàn)在學生身體認知上即體能的增強、技能的掌握和行為態(tài)度上。因此在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教學中,往往只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課的設計、組織及練習方法,都注重在如何傳授項目的技術等方面,較少考慮學生的意愿、需要和興趣,因而課堂上往往是學生在教師的統(tǒng)一“指揮”下,整齊的被動表演。
3.3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
由于體育課的特殊性,課程評價仍然停留在運動技能考核、身體素質考核及理論知識考核等幾方面,學生在體育課中為了能拿高分、老師為了學生能進步的更快,往往只會針對項目安排多種練習方式,統(tǒng)一標準的在時間、距離、高度等方面來進行判定學生的成績,如果這個老師再不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的一些需求不加理睬,久而久之,這種高強度、枯燥的練習方法最終會招來學生的抵制情緒,影響教學效果。
3.4 學生的生理特點及功利化價值觀取向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逆反心理普遍,這種態(tài)度造成學生對成人對立、對自身強烈關注。當教師沒能巧妙地處理一些問題時,就會產(chǎn)生抵制情緒。另外隨著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師生關系早已出現(xiàn)“異化”。當前制度下學習壓力較大,家長、學生感到體育課就是一門副科,還不如多看看文化課,提高文化課成績才是王道,對于老師認真準備的教學內容和練習不屑一顧等。
4 對策
4.1 提升教師素質,與學生情感互動
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注重自身,穿著得體、舉止文明。其次,要具有廣而精的業(yè)務理論知識,掌握較為全面的體育技術和技能,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滿足學生求知欲。最后,還應關心愛護學生,能從學生情感出發(f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對學生在練習中的表現(xiàn)綜合評價。
4.2 教學相長,共同參與設計課堂
新課標的出臺,打破了教師傳統(tǒng)的壟斷者形象,組織教學要更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環(huán)節(jié)。特別強調學生和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權,強調教師和學生都是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把教學這種“單項活動”變成“雙向活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師生之間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對話、合作和交流。
4.3 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全面考察學生
傳統(tǒng)教學的評價標準比較單一,即考勤+運動技能+身體素質。所以應建立能從不同方面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機制,即評價需要多元化,可以采用練習前成績+學習態(tài)度+提高幅度+學期成績+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這樣的評價更加合理,更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4.4 抓住學生心理進行正面引導
對于學生在此年齡階段心理特點造成的逆反及浮躁心理,教師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明確學生需求,與學生平等對話。另外,針對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xiàn)出的無所謂態(tài)度,教師要積極引導,多與家長交流,使學校與家庭形成較好的體育氛圍。教育學生學會思考,正確認識自己,與學生成為心靈上的朋友,拉近師生距離,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
5 結語
師生關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作為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能夠理解、包容、信任學生,這樣學生才會熱愛老師、熱愛課堂。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要有寬闊的文化視野,以學生為主體,豐富課堂內容,綜合考核學生。對學生表現(xiàn)出的不良情緒,要靈活處理,給學生鼓勵,關心和愛護他們,在情感上與學生產(chǎn)生交流與共鳴。
對如何形成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研究,不僅可以使廣大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明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更可以使教師自身進行反思,在實踐教學中努力改善、提升,營造樂教、樂學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穩(wěn)定、融洽。
參考文獻
[1] 孟芬琴.在體育教學中建構新型的師生關系[J].甘肅科技,2008(13):177-178,184.
[2] 李震.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社會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3):318-319.
[3] 王端峰.中學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協(xié)調發(fā)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122-124.
[4] 陳云群.現(xiàn)代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銅仁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6(4):67-70.
[5]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