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摘 要:廣播操是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由于其生理、心理等因素,要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一套廣播操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本文將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與小學一年級廣播操教學相結合,對實現(xiàn)廣播操有效教學的問題進行探討。通過這一理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小學生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弱等不利因素。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 一年級 廣播操
中圖分類號:G8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077-02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11月在《教學做合一》[1]演講中闡述:“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睆闹形覀冎溃合壬鷮ⅰ敖?、學、做”視為一體,然三者并非并列存在,而是以“做”為核心,即“做”的方法決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決定“教”的方法。將先生的這一教學理論應用于體育課的廣播操教學中亦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這一理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小學生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弱等不利因素,以此提升廣播操的學習效率。本文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總結解決方法如下:
1 興趣先導,貼近生活,解決“準備難”問題
先生的教學思想告訴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將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就要貼近生活?!睘榱私腆w育知識與技能幾乎為“零”的一年級新生學習廣播操,體育教師和學生都要做許多準備,如新生對體育課的基本專業(yè)術語的了解與執(zhí)行,對隊形隊列變換的理解與完成等。然面對這些最基本的準備,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興趣先導,貼近生活,結合教學實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廣播操的興趣。
首先,讓學生集體觀賞廣播操教學視頻,歡快的節(jié)奏,流暢的節(jié)拍,清脆的口令,優(yōu)美的動作等無不讓新生躍躍欲試,特別是教師在觀賞前后進行有目的地渲染,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請班主任協(xié)調配合,帶領新生在大課間活動時一起欣賞中、高年級的廣播操,在特定的環(huán)境氛圍烘托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會不由自主地跟隨做操,盡管跟不上或者跟錯了,但卻樂此不疲。此時面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不應過分關注學生動作的準確性,而應在旁稍加“鼓動”,讓其對廣播操學習更加信心百倍。最后,面對學生步步高漲的學習興趣,教師順理成章地引出學習廣播操前的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誘發(fā)學生為此想盡快解決“餐前小食”——做好廣播操學習前的準備,進而快點進入“正餐”——學習心愛的廣播操。當然,準備工作戰(zhàn)線不宜拉得過長,因為“小食”吃多了,學生對“正餐”的興趣會直線下降。
2 創(chuàng)設情景,豐富形式解決“理解難”問題
在“教學做合一”中,先生說過:“在做上教,乃是真教;在做上學,方是真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在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中,一年級學生屬于“前運算階段”,該階段學生對語言、模仿、想象等方面比較敏感。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結合有趣合理的教學情境和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教、學、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積極參與,在“樂中學、學中樂”,以此提高廣播操教學的效率。
2.1 廣播操教學應該在“做”上教
在廣播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工具和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做”中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例如,面對《希望風帆》中的《預備節(jié)》,其教學重點是手臂的位置變換,對此學生很難理解記憶。這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我們都是小海軍》的教學情景,以學習海軍“旗語”為介,化枯燥為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練習手臂動作。然而,面對《希望風帆》中的《體側運動》,其教學重點卻是手臂的運行軌跡。結合其動作特點,若再引用《我們都是小海軍》的教學情景就有些牽強了,這時我們需要創(chuàng)設與之相貼切的教學情境,如《我是沖天小火箭》等。當然,在情景創(chuàng)設中,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與抽象思維能力差,無法準確地把教師的語言轉化為實際要表現(xiàn)的動作,所以教學期間教師需要“精講”,精煉地講解動作變化軌跡,避免過多的語言修飾干擾學生的學習與記憶。為了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學習,教師可以在示范、練習時加入具有提示性的順口溜。如《預備節(jié)》的順口溜:“出腳收回墊三下,左邊上面收回落,一落二起三放下,原地踏步一個八拍停。”再比如《體側運動》的順口溜可編做:“小火箭沖上天快落下,向左飛,向右飛,張開翅膀,左飛飛,右飛飛,劃半圓落下來?!辫蜩蛉缟慕虒W情景,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都為廣播操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實現(xiàn)“在做上教的是先生”的教育思想。
2.2 廣播操教學應該在“做”上學
在廣播操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做”上學,此間學生的“做”指的是模仿、練習和實踐?!扼w育新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應‘扮演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tǒng)教育中的“填鴨式”教學逐漸被素質教育中的“啟發(fā)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所取代。面對廣播操教學,學生又該如何順應潮流,實現(xiàn)“在做上學”呢?例如,面對《希望風帆》中的《體轉運動》,教師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由創(chuàng)設有趣、合理的學習情景,然后小組討論分析得出自己對該動作的理解,以此加深對該動作結構的記憶。至今猶記一小組的經(jīng)典描述,我給它取了個別致的名稱《我是面館店小二》,經(jīng)整理大體描述就是:“客人來到店里,店小二記下賬(擊下掌),然后進廚房,把面端給客人,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后來客人招呼小二說不夠吃再來兩碗,店小二又到鍋里撈兩碗,送給客人,等客人吃飽了,店小二把碗筷收拾好放進廚房,又回到原來的地方?!比缃裣雭恚杂X耳目一新。不得不說,孩子們的想象力真是無窮無盡的,這個練習若換做是我來創(chuàng)設情境,我也是無法描述出比這更生動、更原汁原味、更貼近生活的教學情景。然而面對《希望風帆》中的相對簡單的《腹背運動》,教師可以出示教學掛圖,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小組探究進行動作內(nèi)容的學習,以達到掌握技能的目的。
3 教學做合一,有效評價,解決“堅持難”問題
先生認為:“教、學、做三者不是并列的關系,“做”居于中心。其中心地位表現(xiàn)在“做”的方法決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決定“教”的方法?!?/p>
在教學中,我認為有效評價也是“做”的一種,它與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同等重要,它貫穿了“教、學、做”,實現(xiàn)了三者的有機結合。教師科學有效的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nèi)動力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學生間合理有效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教學內(nèi)容,加深動作記憶,能夠促進各小組成員主動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改正自身所存在的問題或改進自身的技術動作,進而解決學生學習廣播操“堅持難”的問題。此外,生生間有效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評價水平與能力等。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營造輕松和諧、公平公正的課堂氣氛,我們要把握好評價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激勵作用。
4 結語
廣播操教學對于一年級新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必須發(fā)揮教學智慧,興趣先導,貼近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豐富形式;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結合教、學,實施有效評價,從而解決廣播操教學中的準備難、理解難、堅持難這三大問題,堅持把“教學做合一”理論貫穿于廣播操教學的始終,實現(xiàn)廣播操的有效教學,進而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華中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孫艷霞.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J].學周刊,2014(12):111.
[3] 黃霞.小學一年級新生廣播操教學攻略[J].家教世界,2013(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