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
【摘要】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文化學習的過程,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受到大學英語教學界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大學教師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學不但要注重語言教學,更需通過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文化學習;文化背景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它既受文化影響,又反作用于文化。在交際過程中,語言不僅受到語音、語法等規(guī)則的限制,還受到使用規(guī)則的制約,這里的使用規(guī)則即指語言所屬的社會文化,社會文化決定語言使用是否得體。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外語學習者往往會將自己本國固有的文化模式嵌套入新的語言文化中,造成溝通的障礙,這便要求教師將國外文化引入到外語教學中。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過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一、傳授文化背景知識的意義
在現(xiàn)實教學實踐中,一些外語教師往往使語言和文化相脫節(jié)。雖然他們承認語言與文化是不可分的,但在實際教學中經(jīng)常忽略文化而進行外語教學,強調(diào)語法的重要性,注重分析重要的語言點,強化詞匯教學,把主要精力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缺乏文化的介入,因而在教學中往往不能把握語言使用與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這樣,許多學生雖然語言知識掌握得較好,詞匯量也很大,語言基本功也較扎實,但一到實際應用就會鬧出許多笑話。因為他們?nèi)狈Ρ匾奈幕瘻贤?,不會通過語言透視文化,有時甚至用本民族文化的語言交際標準來套用外語,這種與文化傳播脫節(jié)、忽略語言使用的機械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發(fā)展十分不利。一個對英語國家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人,即使他的語言、語法正確,詞匯也學了很多,但在實際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很多障礙。
隨著語言研究的重點轉(zhuǎn)向語言使用,并隨著跨文化交際學的發(fā)展,專家學者們基本取得了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僅僅教會學生一套機械的語法規(guī)則,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學生是無法令人滿意地理解并參與目的語的語言交際活動的。目前學生的現(xiàn)狀是:經(jīng)過大學基礎階段的學習,相當一部分學生既不能看,也不能聽,更不能說和寫,而那些通過了四級甚至是六級的學生也不能自信地運用學過的大量英語詞匯和語法結構進行書面,特別是口頭交流,學生的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差。這與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甚少有直接的關系。
二、如何通過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應用了對比法,融合法,典故引用法,測試法及課后補充法。
對比法是跨文化語言交際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只有通過對比才能使學生了解母語和目的語在語言結構上的異同,從而獲得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文化敏感性。比如,在《AMiserable,Merry Christmas》講解中,筆者首先簡要介紹了西方國家歡度圣誕節(jié)的一些習俗:圣誕購物,圣誕老人,圣誕禮物,圣誕歌曲及晚宴等,然后讓學生們將西方的圣誕節(jié)和我們的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相對比,學生們踴躍參與,從而對西方重大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有了深刻的理解。
融合法是指將文化內(nèi)容與語言材料結合在一起,如在
典故引入法是指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指出一些典故的出處,引文作者往往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對文章加以潤色,如果學生不了解典故的出處和意義則很難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如在《Why I Teach》一文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句“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根據(jù)《圣經(jīng)》記載,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并將生命之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使之成為有靈氣的人,這樣上帝“造人”的工作就完成了。作者運用《圣經(jīng)》里的典故,把教師比喻為創(chuàng)造生命的上帝,即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經(jīng)過這樣的講解,學生才真正明白了文章的含義。
測試法是通過學生進行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外語交際能力的測試,找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易犯的文化錯誤,從而使學生掌握西方文化背景知識。
課后補充法是指利用第二課堂輔助進行文化教學,組織學生觀看英文原版錄像,電影,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與文化現(xiàn)象有關的書籍,報刊和雜志,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識,舉辦專題講座,開設“英語角”等等。
三、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明確文化背景知識傳授的重要性,把與語言相關的文化內(nèi)容作為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融入其中,這對學生提高英語水平及其對英美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的了解有著積極的作用。這就對廣大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文化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