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珍
摘 要:當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成為教育改革和新的歷史階段內(nèi)首要的戰(zhàn)略性工作。語文課文中的師者形象,是學生學習的“范本”,更是執(zhí)教者的道德楷模。為此,文章對語文課本中的師者形象進行論述,以指導教師的教學。
關(guān)鍵詞:教師;師者形象;語文課本;師德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5-0090-01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fā)突出,教育、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愈發(fā)凸顯。當前,我國教育進入到提高質(zhì)量、優(yōu)化結(jié)構(gòu)、促進公平的新階段,教育的模式、形態(tài)、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成為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在新的歷史階段內(nèi)首要的戰(zhàn)略性工作。西漢楊雄在《法言·學行》里說:“師者,人之模范也?!苯處煹乃枷氲赖隆⒕耧L貌、學識水平、教育技能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教師本身就是非常生動、豐富、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書,教師應以自己的人格品質(zhì)、言行表現(xiàn)對學生言傳身教。而語文課文中的師者形象,是執(zhí)教者“身邊”的道德楷模。下面,就對語文課本中的師者形象進行論述。
《孔子游春》中,孔子帶著弟子們到了泗水河邊游玩。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習習的泗水春天讓人賞心悅目,浩蕩的泗水撩起他飛揚的情思。孔子凝望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對弟子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孔子論水育人,通過自己對水的領悟來啟發(fā)弟子如何做人,引導弟子樹立遠大志向??鬃釉⒔逃谏?,對弟子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陶行知指出:“教師職業(yè)的特殊在于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品行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薄耙驗榈赖率亲鋈说母?。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發(fā)展,需要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碧招兄P(guān)心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做了著名的“每天四問”的演講,啟發(fā)學生不斷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這也是陶行知一貫主張“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最后的姿勢》講述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時的情景:下午二時,譚老師正繪聲繪色地講著課,“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面對突然降臨的災難,譚千秋老師首先想到了學生,大喊“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生死之際,譚千秋老師做出了生命的最后抉擇,“立即將學生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那一刻,他張開雙臂,是堅定的責任,是無聲的大愛;那一刻,他用行動證明了他對人生價值的追求。譚千秋“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形象,在每個人的心中定格,成為人們對他永恒的記憶。在危難之際,譚千秋老師將生死置之度外,以學生的安危為重,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質(zhì),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理想的風箏》中,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在板書時,轉(zhuǎn)身的動作觸動了學生的心靈——“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zhuǎn)多少次。”“他每轉(zhuǎn)一次,就引起同學們一陣激動的心跳!”;在與學生放風箏時,“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端。”“喊著:‘你們不要管我,我自己來!終于,他氣喘吁吁地抓住了線繩,臉上現(xiàn)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劉老師的堅強不屈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以及對事業(yè)、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在學生的心靈中播下了一顆顆理想的種子,升騰起一只只理想的風箏。學生們在耳濡目染中也感受到劉老師的高尚人格。
《師恩難忘》表達的是著名鄉(xiāng)土文學作家劉紹棠對啟蒙老師的深情眷念。田老師經(jīng)驗豐富,能說會寫,口才出眾,善于用故事吸引學生,既教書,又育人?!疤锢蠋熃o一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薄疤锢蠋熋恐v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在田老師那里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边@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孩子,在作者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田老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頻頻喚起作者溫馨的情感眷顧。
語文課文中的師者形象,或陽光美麗,樂觀向上;或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或立德樹人,弘揚正能量……他們是教師身邊隨時能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在教育中,無聲的身教往往勝過有聲的言教。學生優(yōu)秀品德的培養(yǎng),要靠教師的高尚品德來熏陶;學生堅定的信念,要靠教師的崇高理想來啟迪;教師的言傳身教會對學生世界觀和道德品質(zhì)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時時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的教育,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
參考文獻:
[1]陳慧紅.高效語文課堂呼喚有思想的執(zhí)教者[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03).
[2]魏志民.教師的榜樣作用不容忽視[J].河北教育,1998(06).
[3]白秀云.教師的“榜樣示范”對學生思想的影響[J].教學與管理,2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