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芳
【摘 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科學的進步和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音樂學習的模式,音樂教學因而有了更加高效的教學平臺,音樂課程也有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手法。本文闡述了目前我國音樂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音樂課程改革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5-0185-01
一、新媒體為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了可能
新媒體是一種集合各種多媒體手段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迎合了學生在數(shù)字化時代碎片式學習的要求,滿足了學生隨時進行學習的要求。新媒體教學方法具有互動性和共享性特征,對音樂作品的傳播具有天然優(yōu)勢,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掌握音樂藝術。新媒體科技是繼廣播和電視之后的第三種媒體,手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達,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由于能夠發(fā)揮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優(yōu)勢,課堂教學中如果引入新媒體,將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傳統(tǒng)的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師生交流受到環(huán)境的限制較多,引入新媒體教學方法之后,則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為教師提供課后輔導學生的可能。
二、我國高校音樂課程的現(xiàn)狀
(一)學校對新媒體設備的投入力度不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技術已經進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新媒體技術也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輔手段。但是大部分高校在新媒體設備的投入方面受制于資金還缺乏投入,授課不能僅僅依靠老師的口頭講述。
(二)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改變。音樂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要作用,音樂教學質量的好壞,受到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在新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更新,教師需要轉變對新媒體課程的理解,新媒體教學強調實踐和課程相融合,立足于音樂教學的實際需要,應當在課堂之中廣泛應用新媒體技術,將新媒體的創(chuàng)造性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此才能提升教學效果。
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還缺乏認識,對新媒體教學方法的認識不足還導致了教學過程中對新媒體技術的不重視,使得好的教學方法發(fā)揮不出好的效果。
(三)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在新媒體時代,課堂教學應當不再沿用口頭傳授的辦法,教師的教學模式應當受到新教學方法的影響,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多實踐,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嘗試體驗式教學。
三、新媒體視域下的音樂教學改革
(一)加強新媒體環(huán)境建設。高校應當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應當將新媒體的建設納入日常計劃,逐步推動學校新媒體設備的購入。在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應當為音樂課程教師配備完善的新媒體設備,幫助教師掌握新媒體設備的用法,可以引進外國先進的音樂教學硬件,更新教學輔助設備。
(二)增強教師的新媒體素養(yǎng)。音樂課程的主導者是課程教師,音樂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到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在新媒體環(huán)境之中,課程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擴展教學視野,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滿足學生對于課程求新的要求。
教師需要學習新的教學技術,培養(yǎng)自身的新媒體應用能力,作為音樂教師,應當關注新媒體中出現(xiàn)的各種教學資源,探索適應當代年輕人音樂喜好和音樂偏向發(fā)展趨勢的變化,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探索音樂鑒賞課程和音樂分析課程的教學方法,探究新媒體和音樂鑒賞課程如何進行深度融合,教會學生評價音樂,引導學生享受音樂之美,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和音樂鑒賞水平??傊ㄟ^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強化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便于學生在課堂當中參與更多實踐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豐富的形式學習到更多的音樂技能。音樂課堂由于利用了網(wǎng)絡手段,可以進行教學實踐。傳統(tǒng)課程多是讓學生通過聽和唱進行學習,而新媒體技術下,學生可以通過看視頻、聽音頻進行切身感受,獲得音樂欣賞和音樂創(chuàng)作的體會,通過在線技術進行音樂展示。
新媒體技術與其他科技的融合,可以打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綜合平臺,讓學生在全新的環(huán)境下進行音樂學習,分享學習音樂的體會,讓學生突破了課程時間的限制,走入更廣闊的音樂學習殿堂。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音樂的教學方法更加多樣,通過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多樣化,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多渠道音樂學習平臺的建設,可以營造更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有利于實現(xiàn)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孟喆.從《我是歌手》看電視音樂真人秀節(jié)目在新媒體背景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新媒體研究,2017,(14):83-84.
[2]閻博文.媒體下的音樂理論學科教學法的革新路徑分析[J].北方文學(下旬),2017,(04):180.
[3]龐惠元.“互聯(lián)網(wǎng)+音樂教育”的構建與發(fā)展探究[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6(7).
[4]陸敏捷.談新媒體音樂創(chuàng)作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以作品《流水與變形》為例[J].當代文壇,2015,(0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