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作文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影響巨大,有時甚至決定了學生的中高考,所以掌握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尤為重要。筆者在教學中運用三三制寫作文,輕松自在不用愁。一方面是三教交融學寫作,三點創(chuàng)新求突破,三種心態(tài)顯自我;另一方面是三條關(guān)系理思路,三個技巧助提升,三重境界奠人生。
【關(guān)鍵詞】三三制 作文教學 技巧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封二-01
熟練運用三三制寫作文的三個技巧,將會有力促進初中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也將有效破解學生怕寫作文的難題,從而促進學生中考作文的整體提升。
一、巧用詩詞添文采
1.直接引用古詩詞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象征之一,從《詩經(jīng)》《楚辭》到唐詩宋詞,其中許多優(yōu)美的詩句哺育了無數(shù)的炎黃子孫。
引用時,可以用詩詞作題記,可以借用詩詞開篇,可以用詩詞描寫人、景、物,可以用詩詞抒發(fā)議論,也可以用詩詞結(jié)尾。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蘇東坡“此事古難全”的超脫與豁達;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再如《唯美詩詞500句》,寫作時可直接引用。
2.化用古詩與歌詞
所謂化用詩詞,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語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比如:
師:“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鷺”,你想到了哪句詩?
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師:“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再如:“李白的云帆點綴了滄浪之水,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發(fā),蘇軾的華發(fā)張揚了少年意氣。”
黎明過后,就會迎來曙光。冬天如果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西風頌》)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韋唯《愛的奉獻》)
以上文字沒有直接引用詩句,而是將詩句中的意象搬過來變成自己的作文語言,就把我們帶入似曾相識的詩歌意境,這就是化用。
3.仿用詩詞與歌賦
這種方法就是根據(jù)詩詞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再寫一句(首)形式一樣的詩詞,以達到表達自己情意的目的。
比如一篇以“家”為話題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水汪汪,捕魚忙。四寂無聲,惟有馨風涼。料得年年思家時,明月夜,蘆葦蕩。
我們看出它仿用了蘇軾《江城子》的下闋: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當堂寫作:以“ 詩人啊,我敬仰你”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必須引用或化用古詩詞。
(2)既可以寫一個詩人的不同方面,還可以選取三個詩人,每個詩人自成一段。也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題,引用不同詩人的詩句。
中考時寫五段即可,中間三段可以這樣組織:如:寫一個詩人的不同方面 “李白啊,我敬仰你才高八斗”寫一段;“李白啊,我敬仰你笑傲紅塵”寫一段;“李白啊,我敬仰你多情浪漫”寫一段。
按照不同的主題,引用不同詩人的詩句
我敬仰你的浪漫情懷 我敬仰你的高潔品格 我敬仰你的愛國精神
二、運用互通展才藝
1.學科互通
初中語文與道德與法治、歷史等科目練習緊密,可以將其中的資源直接借用;作文材料的來源還有英語科目、數(shù)理化科目等,可充分利用,從而實現(xiàn)學科互通,提高作文的外延與內(nèi)涵。
2.感覺互通
感覺是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是最初級的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最簡單的心理現(xiàn)象。當然,感覺并不一定在某一時間內(nèi)只反映一種屬性,而是可以反映許多種屬性。對于外在的事物,會觸發(fā)人不同的感覺。感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部感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膚覺五種。另一類是內(nèi)部感覺,這類感覺有運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
在平時寫作中,可以將外部的五種感覺交錯運用,也可以將外部感覺與內(nèi)部感覺結(jié)合使用。比如寫雪景,可以從視覺上、味覺上、觸覺上介紹,也可以介紹大雪帶給我們的神經(jīng)末梢的感受,還可以將各種感覺糅合運用。為了寫作需要,還可以使用通感的修辭,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zhuǎn)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zhuǎn)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
3.文體互通
文體即文章體裁。一般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yīng)用文。文體分為文章體裁和文學體裁。其中文學體裁包括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在實際寫作時,一方面,可以在文章體裁的范圍內(nèi),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表達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將文章體裁與文學體裁交互使用,如記敘文中可以加入散文的抒情,說明文中可以加入詩歌的意境,議論文中可以加入小說、戲劇的元素。在這種文體互通中,可以拓寬寫作思路,啟發(fā)寫作思維,提高寫作質(zhì)量。
三、借助筆記強積累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語文學習中,筆記的作用非常重要。記筆記的作用主要有:(1)保持學習者的注意和興趣;(2)提升學習的效率,防止遺忘;(3)幫助學習者有效地組織材料,方便以后的定期復(fù)習。
記筆記的方法一般有:(1)課前準備,復(fù)習、分欄、編號;(2)課中記錄,運用符號、縮寫、列表等方式,記錄標題、重點難點和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突出要點;課后補充,通讀筆記、補充完善,可以概括學習內(nèi)容,形成知識提綱。
筆記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1)記錄精美文句,在課堂或課外,遇見感覺美妙的語句,隨時記錄下來;(2)記錄方法,不管是閱讀方法還是文學常識,不管是學習策略還是寫作技巧,都要適時記錄,在以后的實踐中逐步消化;(3)記錄感悟,在上課過程中,隨時記錄自己的點滴感觸,在課外閱讀中,及時記載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yǎng)成隨時記錄、階段反思、不斷總結(jié)的良好習慣。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熟練運用詩詞、互通、筆記三個技巧,將會極大助力學生課外詩詞的記憶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進而促進作文水平的跨越發(fā)展。
作者簡介:李普強(1978.3-),男,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中原初級中學,教導(dǎo)主任,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