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摘要:本文緊密結合西藏小學漢語文教學實際情況,從"了解班級學生的漢語文基礎""對學生漢語文水平進行合理分層""在教學中側重主體,兼顧一般""選擇最佳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等方面對西藏的小學漢語文分層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西藏;漢語文;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051-01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在西藏從事漢語文教學工作十年有余,在十幾年的教師生涯中,既有失落又有欣慰,既有挫敗又有收獲。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西藏學生漢語文分層教學進行探討,以與各位同仁交流。
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芒康縣的小學教育是昌都乃至西藏掃除青壯年文盲,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在教學目標上,小學漢語文教學注重對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的教學,著力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性,為學生今后升入中學繼續(xù)學習打好基礎。為了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學習各科知識,在小學階段首先需要夯實學生的漢語文基礎,提高他們的漢語文水平。根據(jù)我多年的經(jīng)驗,漢語文教學,如果老師的教學方法得當,完全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為孩子們的成才夢想插上一雙翅膀,早日助他們在藍天翱翔。
我所在學校的學生大多是藏族孩子,并且大部分來自偏遠的農牧區(qū),漢語文基礎相對薄弱,文化水平相對偏低。學生剛進小學就讀,學校先是對學生進行分班,一般按進校時間分為一到六個年級,新生都劃分在一年級。接下來,每一個年級還要進行具體分班,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在年級分班時一般按人數(shù)的多少作為分班依據(jù),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文化基礎上與水平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在一年級的新生中可能有上過三年幼兒園的,也有只上過兩年育兒園的,還有上過一你年幼兒園的,那些農牧區(qū)來的孩子,則可能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進小學前還沒上過幼兒園,我校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漢語文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大雜燴"。因此,在小學漢語文教學中,實踐分層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這分層教學具體又怎么具體實施呢?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全面了解班級學生的漢語文基礎
開展?jié)h語文分層教學,首先需要深入調研,全面了解到班級學生的漢語文基礎,了解的有效途徑,就是對學生組織一次摸底考試。在對學生組織摸底考試時,為了讓考試充分反映學生的漢語文基礎和文化水平,在實施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在出題環(huán)節(jié),要讓題目內容適當,選取那些有代表性、基礎性的知識進行考試;二是在監(jiān)考環(huán)節(jié),要注意嚴肅考風考紀,杜絕舞弊行為,確??荚嚦煽兡芊从吵鰧W生的真實水平;三是在閱卷環(huán)節(jié),要統(tǒng)一評分標準,實現(xiàn)考試的公平公正性。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到班級學生真實的漢語文基礎,為接下來的層次劃分提供可靠依據(jù)。
2.對班級學生漢語文水平進行合理分層
摸底考試成績出來之后,語文教師要對學生成績做細致的分析,并對成績進行科學統(tǒng)計,合理劃分層次區(qū)間。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一個班一般劃分為三個層次比較好操作。根據(jù)學生的漢語文摸底考試成績高低,將一個班的學生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基礎比較差的劃歸在第三次,基礎一般的劃歸在第二層次,基礎比較好的劃歸在第一層次(成績區(qū)間和具體依據(jù)可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3.在教學中側重主體,兼顧一般
"側重主體,兼顧一般"這是針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言的,落腳點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取舍上。在經(jīng)過對學生語文水平的全面了解后,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中,語文教師應該把重點放在班里的大部分學生上,同時增添一些稍難的內容,來滿足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個別基礎特別差的學生,在內容上應該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字、詞、句等基礎性的知識,以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讓他們樹立學好漢語文的信心。
4.選擇最佳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漢語文的教學方法很多,不勝枚舉,但不一定都適合我們西藏的小學生。因此,西藏的語文教師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我們要根據(jù)藏族學生特點,選擇那些相對恰當、合適的方法組織教學。多年來,我一直在實踐漢語文分層教學,平常我用得比較多,效果比較理想的是生活化教學、故事性教學。我把教學內容盡量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進行聯(lián)系,把課本上深奧、晦澀、抽象的內容作形象、生動的處理,轉化為學生熟悉的、容易掌握的內容,或把課文內容編寫為學生喜歡聽的、樂于聽、容易理解的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樣,西藏的小學生,不管剛進學校時,學生漢語文基礎有多差,層次多么參差不齊,但只要我們廣大漢語文教師積極努力,不懈探索,我相信總能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們的成才夢想插上一雙翅膀,助他們早日在藍天翱翔。
參考文獻:
[1]朱永新:走進最理想的教育[M],漓江出版社,2007年。
[2]傅道春:教育學--情境與原理[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