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
摘要:綜合分析目前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現狀,一些不良的現象也是存在的,如基礎差,學習興趣缺乏,無挑戰(zhàn)心理,對公式的死記硬背等等。這一部分是因為"應試教育"造成的,也有一部分源自于數學本身的"高難度"。在實際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qū),導致師生的"費力不討好",浪費了寶貴精力,卻沒有高收獲。走出這些誤區(qū),才能真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也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筆者以此為目的,提出幾點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真"辦法。
關鍵詞:教學誤區(qū);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興趣;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163-01
高中數學是現代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家對其的重視程度從來沒有放松過,但這并不代表現有的教學手段、方式和思維都是正確的,反而一些地方也是陷入了"深深"的誤區(qū)。如為"達目的",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公式,而對于是不是真正理解,能否獨立推出等卻是忽視的;或者是只去重視數字,重視計算問題,而忽視了"形",教師不用"形"表達,學生不用"形"學習,數形分離增加了數學學習的難度。走出數學教學誤區(qū),以教師為"帶頭人",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和手段開展教學,從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致提高教學質量。
1.代入生活情境,增加學生學習熟悉感
不少師生反映,學生對數學容易產生畏懼心理,莫名的"恐懼"往往讓學生不知所措。再加上數學本身就比較晦澀難懂,是比較復雜的理論及應用,更易讓學生在學習時懷疑自己,情緒低落,甚至是厭學。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學習成績下降等。數學教學應該是一項雙邊活動,不只有教師教,更要有學生主動學,而連接兩者的必須是師生都熟悉的事物-生活。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多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列舉一些常見的現象,并且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或解決,這樣更容易引發(fā)學生自身對數學的求知欲。例如學習概率問題時,可以來研究"雙色球"的中獎概率,學習概率知識的同時,也教會我們正確看待"幸運"這件事?;蛘呓處熆梢宰约褐贫ㄒ粋€中獎規(guī)則,然后讓學生來實際參與,并且在參與的同時計算中獎概率,比比誰更幸運,更比比誰更聰明。越是復雜的比賽規(guī)則,越能鍛煉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力,這也是一項很好的挑戰(zhàn)。另外,在概率問題上,教師還能聯系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字騙局",通過數學計算的方式來揭秘,既增加了一門生活常識,又激發(fā)了數學學習興趣,一舉兩得。類似的,提出問題者也不僅限于教師,學生也能將自己一些在生活中的"數學疑問"提出來,在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用數學來解決。這樣能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數學中諸多的理論問題多是來自于生活實踐,更有助于加深和鞏固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當然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數學思維,提升邏輯推導能力
數學公式,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先決條件。如此重要的內容,自然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但這并不是意味以"背"為主,去記憶它。理解是基礎,推導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而目前采用的"記住"的方式則是教學的一大誤區(qū)。利用公式推導,能幫助學生最清楚地理順"知識"得來過程,而不是拿來主義。與此同時,公式推導也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鍛煉思維力,更加靈活的使用公式。并且有意識、有能力地將一些技巧運用到平時的解題過程中,重視知識源頭,而不僅僅套用方法。例如學習等比數列時,公式就這一個,記住也比較簡單。但是比較尷尬的是,記住了卻不會用,這就是缺少對"源頭"的探究。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一起推導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仔細講解推理步驟,理順思路,也發(fā)現學生的問題點,及時解決,從而提高學生日后使用它和創(chuàng)新它的能力。
3.數形結合學習,開發(fā)數學想象力
數學是一門比較嚴謹的科學,為什么也會涉及到想象力,根本原因是數學是一門"數形"的科學,"形"就鼓勵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就難以徹底應用這門"技藝"。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強壓力的,師生也都處于一種"急功近利"的狀態(tài),總是在期望套用公式來解決問題。在思考時,更容易陷入"快速解決,尋找熟悉點"這樣的誤區(qū)。走出這些誤區(qū),采用圖形結合的方式,讓原本沒有清晰印象的知識點能夠在腦海中產生印象,例如二次函數圖像,很多學生認為比較難,實際上是因為缺乏對橫縱坐標以及整體的圖形的把握,沒有將"數"和"形"結合起來。不善于使用圖形來分析實際上是高中生的一個通病,特別是在學習"函數"時,要準確地從"數"聯系到"形",采用結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形"的學習也能為后續(xù)的幾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學生數學想象力的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也必然會隨之提高,明顯的進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喜悅感,也增加成就感,漸漸走出枯燥學習的誤區(qū)。
總之,走出教學誤區(qū),需要在教師思維的引導下,一步步、一點點,從接受數學知識開始,到梳理思路,到真正使用知識,提高能力。高中數學是關鍵階段,走出誤區(qū),能得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唐潔瓊.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走出課堂教學誤區(qū),提高數學教學質量[J]. 數學教學通訊, 2016(6)
[2] 譚先道.走出課堂教學誤區(qū),提高數學教學質量[J]. 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05, 21(b05)
[3] 袁誼.走出古詩文教學誤區(qū),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J]. 讀寫算:教師版, 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