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準
摘 要: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主要內容就是“交際交流”,而在這“交際交流”的過程中需不斷對文化進行運用,故表現(xiàn)為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接下來,我們就重點討論如何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語文是一門兼具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礎學科,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是學生從小學起就開始接觸的課程。為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將語文教學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在優(yōu)秀文化的浸染下獲取知識,以便達到塑造學生良好精神品質的目的。我們下面就對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進行重點討論,試著去尋找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相關教學方法、方式或手段,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引導學生初步感受閱讀的魅力
語文世界的浩瀚無邊超乎我們的想象,天文、地理、歷史等都屬于語文教學的范疇。因此,隨著高中語文教學的持續(xù)進行,教師要讓學生清楚的知道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引導學生對閱讀的魅力進行感受,令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去進行閱讀,使學生的審美能力獲得有效培養(yǎng)。從而學生將會真正感受到文字所擁有的魅力,進而學生才會慢慢獲得品鑒文章的能力,這樣學生才會開始透過文字和作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
二、指導學生初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高中語文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審美要求,也為學生帶來了更加廣闊的語文世界。具體而言,無論是古代文人悲天憫人的文學作品,或者是近代作家對生命的嘆謂,再或者是現(xiàn)代寫手對現(xiàn)實社會的剖析,都能為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的感情得以在體驗中升華,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以形成。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更為全面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更好的獲取知識,令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有效培養(yǎng)。從而學生才會在閱讀中不斷深入,進而學生才會慢慢獲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這樣學生才會開始透過閱讀來對語文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
三、引導學生初步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
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任務較為繁重,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壓力,轉而將更多的學習時間放到了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等課程的學習之上,對于語文這門平時經(jīng)常接觸的課程卻不重視,大有一種放任自流的趨勢。若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課程進行深入了解,那么學生將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語文的獨特魅力、內涵以及意義,開始明白只有將母語學好之后,才能更為順利地進行其他科目的學習。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語文課程予以足夠的重視,通過閱讀來令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以有效提高,促使學生開始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透過閱讀來對語文進行更為積極的學習。
一方面,高中語文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魅力予以提升,以便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閱讀興趣進行激發(fā)。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的一言一行將會對學生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能夠引經(jīng)據(jù)典的去進行教學,那么教學就會變得有趣起來,而學生也會隨之開始對閱讀感興趣;反之,如果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只是就著課本進行理論知識的機械式傳輸,那么教學就會失去活力,而學生也會隨之感到閱讀是極為乏味、無趣、枯燥的。正因如此,為了不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受到影響,教師需要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通過多種途徑來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予以擴充,讓自己的教學技巧變得更為豐富,令課堂教學變的魅力得以提高,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閱讀教學上來,從而學生才會更為積極主動地去進行閱讀,進而學生的閱讀興趣才算是得到了成功的激發(fā)。
另一方面,高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施以更為有效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以便能夠更為有效的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fā)。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扮演的是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的角色,主要作用就是讓學生能夠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故教師有必要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更為有效的閱讀教學。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去感受和體驗閱讀,那么學生就會把閱讀當成是一種享受,從而學生的閱讀興趣將會被成功地激發(fā)出來;反之,如果教師未能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閱讀,那么學生就會把閱讀視為是學習中的一種負擔,對閱讀失去興趣。
正因如此,為了不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受到影響,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fā),通過多種手段來對閱讀教學進行引導,讓閱讀教學能夠變得更為順暢,令學生能夠更為有效且高效地去進行閱讀,使閱讀能夠成為一件讓學生感受到愉悅的事情。從而學生才會更好的去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進而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才算是獲得了成功。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景物描寫類文章的時候,要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和體驗文章,令學生能夠透過閱讀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更為透徹地去體會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學生的審美情趣才能夠在持續(xù)不斷的閱讀中獲得有效培養(yǎng),進而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對于閱讀的濃厚興趣,這樣學生將會在對作品的不斷深入理解中獲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四、倡導學生開始嘗試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
隨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持續(xù)進行,教師除了要讓學生不斷地去進行深入閱讀外,還要能夠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進行適當?shù)膶懽饔柧?。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通過持續(xù)不斷的閱讀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同時讓學生在閱讀中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以此來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然后讓學生在持續(xù)不斷的寫作中對語文知識進行更為深入透徹的理解,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夠得以共同提高,這樣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才會得到更為明顯地提升。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讓學生閱讀某一本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進行閱讀,再讓學生寫一篇或者數(shù)篇讀后感,最后又讓學生回過頭來對這本書進行閱讀,此時學生將會在讀寫結合的學習中“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衍生出更多的知識”。
通過高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引導,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獲得較為明顯地提高,從而學生才會真正掌握語文這門工具學科,并在“工具”的不斷運用中獲得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這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才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更好的協(xié)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