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蝶平
【摘 要】《國家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教學要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應用題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支進行教學,在新教材中,對應用題的呈現方式、編排思路等也做了較大的改動,如與計算結合、將應用題納入“問題解決”的領域。新課標注重小學生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低年級應用題教學是小學生思維發(fā)展及解決問題能力發(fā)展的基礎,然而低年級這個學段的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特殊,因此對小學數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策略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呢?下面我就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我的一些實踐做一個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低年級應用題;新課程理念;存在的問題;教學策略
一、低年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出現的主要問題
(1)對應用題的結構認識模糊。一道完整的應用題應包括條件和問題兩部分,而以往有很多低年級小朋友在解決問題時往往不針對具體問題,而是根據條件隨意列式。如“李奶奶家養(yǎng)了6只雞,養(yǎng)的鴨的只數是雞的3倍,鴨比雞多幾只?”由于學生很清楚求一個數的幾倍用乘法,很多同學就不假思索地列式為:3×6=18 (只)另外當問題缺少條件時,沒有意識去補充,或缺少問題時也表現為盲然解答。尤其是圖文應用題,有些學生根本就無視問題,根據自己看圖的意思來列式。
(2)根據思維定式來解題。我們在教學中經常遇見這樣的學生,只要問題中有“一共”或“原有”就用加法,問題中有“剩余”或“比多少”就用減法,全不顧問題和條件的內在聯系,以至于“每排3個人,有5排學生,一共有多少人?也用加法3+5=8 (人)”甚至于根本不去分析數量關系,如第一點中提到的李奶奶養(yǎng)雞問題,有些學生看到問題是要“比多少”,竟然毫不思索列成:6-3=3(只)。
(3)不注意解題格式。如不列式直接作答,只列式不答,不寫單位或單位寫錯,有兩個問題的只解決一個或只回答一個問題。
二、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
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1)低年級識字有限,生活經驗不豐富,當有個別字不認識時他們不能正確理解題意,難以分析數量關系,只好用關系句中的特征詞“一共”、“剩余”、“原來”等詞語去概括數量關系作為解題方法。
(2)其次跟教材的選題和練習有關,同一敘述題的機械訓練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其結果易形成學生依據文字的表面意義來判斷題的類型,而不是依據內在的甚至隱含的數量關系特點來劃分應用題的類型,養(yǎng)成才讀幾個字就說:“哦,這是一道什么題……沒看仔細就列式,不去仔細分析。
(3)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不豐富,問題情境沒有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對情景不熟悉,導致學生對學習應用題興趣不高。
(4)與我們的教學方法有關,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們在實際教學時沒有逐步滲透應用題的結構教學,總是特意對應用題做各種分類,過分強調關鍵詞的作用,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三、如何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既體現課程新理念,又能最大限度的去糾正或避免學生的錯誤呢
(1)多進行實際操作
低年級的學生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依據現實生活中形成的經驗,常把問題形象化,喜歡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因此,在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應用操作實踐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題意,同時又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圖式的逐步形成。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小學生充分利用想、擺、畫、說等方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
(2)多進行圖式訓練
對應用題的實際操作只能達到理解關系句的目的,并不能形成圖式,不能形成圖式就不能形成技能,因此要讓學生掌握必須進行圖式的訓練。如對于應用題“蘋果有8個,梨比蘋果少2個,梨有多少個?”在操作的基礎上出示這樣的訓練:這是一道比多少的應用題,是( )和( )比,( )多,( )少,求梨應用( )加上(或減去)(選擇)2個,用( )法,列式:( )
而對于應用題:“蘋果有8個,比梨多2個,梨有多少個?”則出示這樣的訓練:這是一道( )應用題,是( )和( )比,( )多,( )少,求梨應用( )加上(或減去)(選擇)2個,用( )法,列式:( )通過這樣的圖式,學生對這樣的兩個相似問題就分析得清清楚楚。出示其他類似題目時也讓學生用這樣的思維順序進行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良好的嚴謹思考的習慣。
(3)重視應用題基本結構的教學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應用題教學應循序漸進,配合教材的編排逐步滲透和完成應用題結構的教學。在一年級上冊開始有圖文對照題時,應創(chuàng)設大量情境讓學生感知應用題的結構。從加減法的初步認識開始到100以內數的認識正是應用題教學的準備階段,因此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每句話最好就是一個典型的應用題。在這個階段首先出現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再逐漸過渡到用“?”去表示要求的問題。根據心理學表明,小學生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加強圖文對照,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及判斷,可較好的幫助學生準確感知一步應用題結構。
(4)數形結合分析數量關系
低年級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為了開拓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我們在教學中往往穿插一些拓展性應用題,對于這種應用題的理解往往超出了低年級學生的常規(guī)思維,如果老師只進行簡單講解的話,低年級孩子根本難以弄懂,而當實際操作也不方便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畫簡單示意圖,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他們理解題意,理解數量關系。在低年級應用題的教學時如能畫圖分析的盡量引導學生去畫圖,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加強讀題、審題訓練,明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一年級學生識字更少些,獨立閱讀能力弱,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領讀,或讓能力強的孩子在組內帶領大家讀,對于題目中較難的字,教師可以集中在黑板上注音,并解釋其含義,掃除學生閱讀障礙。對于二年級的學生,隨著閱讀能力的增強,教師可以進一步變換閱讀形式,提高閱讀要求。在低年級的應用題教學中,需要時時刻刻強調解題步驟,使之成為一種習慣,同時,還要求同學們考慮事情縝密、做事情細心、有始有終。
總之,從應用題教學的發(fā)展來看,低年級應用題教學是整個應用題教學的基礎,學生在這個階段學習中對應用題的結構、基本數量關系和解題思維方法以及解題習慣等掌握的如何,都將直接影響以后應用題的學習,因此必須從基礎抓起,做好低年級應用題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