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宇 朱琳 宋航
摘 要: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廣泛的情況下,教師掌握此項技能是教師必備素養(yǎng)中的一項關鍵因素,信息化已經走入課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掌握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信息化技術已經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將信息技術和應用裝備與課堂的教學、課堂的管理等構成要素相結合,教師要學會創(chuàng)新地使用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用現(xiàn)代化信息裝備來改變課堂環(huán)境和學生的學習氛圍,并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設備,使課堂變得活躍,最大程度地引起學生興趣。本文將對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提出一些策略的建議。
1 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概述
針對于什么“是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這一問題,至今為止國內學術界仍沒有形成統(tǒng)一具體的標準?,F(xiàn)存的研究很大部分是從信息化教學能力如何構成這一方面展開,從而形成描述性的定論。作為本人而言,認為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核心內容包括很多方面,不僅限于在學科信息化教學資源如何開發(fā),還包括針對學科信息化教學的設計和實施,以及學科信息化教學評價的能力等。由此可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不僅僅是對掌握信息技術和裝備的使用情況提出的問題,而是一種過程,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具體可以描述為將信息技術和應用裝備與課堂的教學、課堂的管理等諸如此類的構成要素進行整合、加權、處理、分析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專業(yè)能力、高職教育能力以及信息技術能力要互相融合形成一種綜合性全新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局限于固有的教學方法,要具備與以往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師要學會如何創(chuàng)新地使用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用現(xiàn)代化信息裝備來改變課堂環(huán)境和學生的學習氛圍,并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設備,專業(yè)教學軟件,教師教學資源庫的建立等方面。其中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進步可以視為見識信息化教學能力如何提升的要素。
2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
首先,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會受到來自于社會方面的影響。教育部門所持有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無論是國家級教育部門還是省級教育部門,只有他們的大力支持,大力宣傳才會發(fā)揮信息化能力的最大作用。此外教師培訓機構也是影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的重要因素,教師培訓機構應結合當?shù)亟逃虒W特點,制定完善系統(tǒng)的培訓規(guī)劃以及如何實施的具體制度。可以在教師入職前與入職后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入職前進行簡單的職業(yè)技能訓練,著重于應用信息化基礎軟件,教學資源的收集方法,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培養(yǎng)。在入職后可以建立教師信息化水平評價制度,根據(jù)實踐情況給予獎賞,也可以將之與職稱的評定相掛鉤。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幅度提升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其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也會受到其他教師的影響。教師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大家在互相交流中可以取長補短,分享教學經驗,在一些環(huán)節(jié)掌握較好的就可以幫助經驗不足的老師,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教師熟練掌握并運用信息化教學能力。
最后,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掌握中,最關鍵的地方在于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本身是否具有信息化改革的意識是決定因素。只有在正確的認識下,才會在各種環(huán)境中克服困難,積極應對。對于信息技術能力的接受主觀意愿較強的,會因為成功的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而感到成就感。
3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
首先,作為教師的領導方,學校應該大力支持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高,一方面要提供硬件環(huán)境的支持,因為這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保障條件。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制定有關鼓勵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信息化教學管理基礎設施建立,為教師信息化教學實踐提供便利。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逐步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學??刹捎门e辦比賽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其次,在教師培訓方面可以采用多種途徑相結合,尤其要加強對骨干教師的訓練,可以讓她們對其他教師進行二次培訓。學校在聽課說課以及評課等環(huán)節(jié)加以利用,使教師可以開拓教學思路,針對教學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構建教師交流溝通的平臺,以此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最后,教師本身要更換觀念,拋棄舊觀念,以新的態(tài)度來看待新事物。教師要注重自我發(fā)展,學會根據(jù)分科特點進行信息檢索,并對所獲信息加工利用。在準確掌握后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應用。教師要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因為信息化教學過程是全面的,它包含著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方面。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取長補短在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同時帶動全體教師的共同進步。
4 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更新觀念,注重學生全方面發(fā)展,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建構教師交流溝通平臺,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學校應該制定有關鼓勵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信息化教學管理基礎設施建立,為教師信息化教學實踐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言雅娟.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5(08):92-93.
[2]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馬穎峰.網絡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與學--網絡教學模式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李樹宇(1987-),男,滿族,河北省承德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信息化,遠程教育,教育新媒體等。
朱琳(1988-)女,滿族,河北省承德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教育學,
宋航(1989-),男,漢族。河北省承德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財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