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娟
摘 要 數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重點關注和學習的問題,貫穿我們學習的各個階段以及各個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交互工具”成為教育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挖掘教學價值、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手段,是加強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紐帶,也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性方法。如何教小學數學與“交互工具”的使用有機結合,是我們當今需要重點研究的話題。
關鍵詞 小學數學;交互工具;探究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117-01
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交互工具”在全國日益流行,成為教學的重要幫助,“交互工具”是一種隨著互聯(lián)網興起而形成的借助計算機和網絡構成的具有良好交互性的學習軟件,大多數教師將其視為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的組織學習工具,其能夠較好的適用于以問題為導向,以自主學習為中心,促進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在此后的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將教學目標與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相結合,與網絡化教學平臺相適應,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課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堅持三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即把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中心。小學數學的探究性學習旨在在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上,要求其進行動手操作,以激發(fā)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交互式學習”時,必須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鼓勵學生多動手、勤動腦、善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二)堅持“漸進性”原則,即小學數學“交互工具”的使用要循序漸進。數學學習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從數字到圖形,從圖形到字母,數學涵蓋了與其他學科息息相關的內容,其內容的廣泛性就決定了數學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科學合理地安排,循序漸進,幫助學生將理論化、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將多種變式應用進行能動遷移,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領悟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以促進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三)堅持“整體性”原則,即小學“交互工具”的使用要注重數學本身的系統(tǒng)性以及整體性。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體系,小學數學便是這個體系的一個分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忌將數學知識割裂開來,更不能只教授數學知識不傳授數學思想,而要結合小學生的接收能力和認知水平,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幫助其全面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能力。因此,交互工具的使用應契合數學教學中對于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技能、數學思想的教學目標,力求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數學體系的構建,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知識網絡,掌握數學技能。
二、“交互工具”使用的有效措施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想要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就掌握必要的數學素養(yǎng),這就需要將小學數學的學習與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相結合,同時也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讓學生不再苦惱于學數學,而能愛上數學,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在交互工具的使用中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思想也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學生才能開啟數學智慧的大門,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所以我們要學會滲透數學思想,有效地利用交互工具,幫助學生減輕數學學習帶來的壓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逐步掌握數學思想。小組學習便是一種有效的交互式學習方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經常使用,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別人是怎樣思考問題的,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和成長。例如,在《圖形的變換》一節(jié)中,教師就可以有效地運用交互工具,要求學生選擇一種基本圖形,巧妙地使用多種變換方式,創(chuàng)造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借助交互工具完成了自己無法完成或者很難完成的圖形創(chuàng)造,對于圖形的變換這一數學概念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同時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也有了提高,對于數學的熱情也有所增加。
(二)使用交互式白板幫助教學。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學習新的東西,在對電子白板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教師要抓住其優(yōu)勢,在課堂上加強電子白板的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就要認真分析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并將其制為淺顯易懂的課件,在課堂上通過電子白板進行展示。此外,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動畫、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切實的觀察、思考、交流、探究,進而將不懂得的部分搞懂。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一節(jié)的學習中,許多同學不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么得出來的,這時電子白板就可以發(fā)揮作用了,為學生演示將平行四邊形拆除后進行拼接,巧妙地展示其科學道理,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數學的神奇與奧秘,對于此節(jié)課的內容也能夠更好地接收和應用。
(三)創(chuàng)新交互工具使用方式,與生活情境相結合。數學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就要求數學教學也不能脫離生活而進行,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有聯(lián)系性的生活情景幫助教學,充分改變傳統(tǒng)的死板的概念性教育,讓學生找到數學的趣味所在。同樣的,在交互工具的應用過程中,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也是教師提倡使用的一種方式。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中互動工具的應用是錦上添花之舉,有了互動工具的幫助,素質教育的目標更易達到。當然,教師是否能夠與交互工具之間形成有效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從教育理念的更新,到教學方法的多元有趣,再到教學設備的現(xiàn)代化、先進化,我們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生,馬秀峰.基于交互工具的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開展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