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 錢錦超 姜眭欣
小語種高考模式飛速發(fā)展,其中以日語參加高考的考生逐年急劇增加。本論以江蘇省已開設高考日語教育學校為調查對象,從“日語高考、高考日語運行模式、高考日語教育中存在問題、高考日語教育對高等日語教育影響”這四個方面對目前江蘇省高考日語的發(fā)展情況進行考察。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即通常所說的“高考”——作為衡量一個高中生在高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的檢測手段,對于中國學子來說,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定終身的事情了。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更是重中之重。一般來說,對于三門中“外語”這一考項的理解普遍來說就是“英語”。就本論所實施問卷調查(由于版副有限,故數據不公開)數據來看,幾乎無人會聯(lián)想到“英語”以外的諸如“日語”等小語種。截止本論成稿時點,目前在眾多能夠參加高考的小語種當中,“日語”的人數壓倒性地占第一位。那么,高中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育的理念下,是以什么樣的契機導入高中日語教育的?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導入的?日語高考的目前發(fā)展現(xiàn)狀又是什么?日語高考的導入的影響又有哪些?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極具研究價值。
基于以上問題意識,本論就江蘇省內已開設高考日語教育的學校的高考日語教育情況,進行了初步考察。
1 何為日語高考
“高考日語”就是以小語種中的“日語”參加高考,即用所學的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忌萌照Z的入學分數與統(tǒng)招英語高考的分數一樣有效。以下將簡單介紹日語高考的情況。
1.1 考試的性質
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yè)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因此高考試題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qū)分度和適當的難度。日語學科試題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設計試題。
1.2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高考日語采用的試卷是全國試卷。日語試卷分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聽力、日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寫作。聽力、日語知識運用和閱讀理解部分為客觀性試題;寫作部分為主觀性試題。在試題賦分上,第一部分的聽力30分;第二部分的日語知識運用40分;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占50分;第四部分寫作30分。日語考試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難易比例: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題和難題,以中等題為主。其中除去最后一項寫作,均為選擇題。因日語高考卷面總分為150分。此處要注意的是,以江蘇省高考英語滿分120分為參照,會將考生日語卷面得分按照“卷面得分×0.8=最終得分”的公式折合成江蘇省120分的卷面得分。
在當今國家外語教學政策下,英語已經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甚至某些地區(qū)的學校會從小學二年級開始。于是到高考的時候,考生應該有將近十年的英語學習積累,并且以這樣的知識結構去參加高考中的外語這一門考試。但是往往很多學習成績在中上等的考生,語文和數學這兩科主科成績都很優(yōu)異,唯獨吃虧在英語上。這就是所謂的外語“瘸腿”的現(xiàn)象,令很多考生抱憾考場。對于英語成績不好的考生來說,除去日語的其他幾種小語種,由于是同屬于歐美語系,所以和英語都或多或少的有關系。本來英語就不好的考生,學習起這樣的歐美語系小語種,也并非易事。而日語屬于漢字圈系內的語言,且對于中國人來說,日語是最好學的一種外語。這種學習的易度特別能夠在試卷分值最多的閱讀理解上得到體現(xiàn)。這也是高中開設日語高考教育的契機。即用易得分的日語代替英語,提高考生的本科升學率。
2 目前日語高考教育運行模式
目前江蘇省內已開設的高考日語教育的學校,大部分分布在蘇北地區(qū)。其中發(fā)展規(guī)模比較大的城市為徐州、泰州和泗洪三個地區(qū)。其教育模式分為兩種。一為學校自主辦學,其主體為私立高中;二為校外教育機構和學校自體聯(lián)合辦學,其主體為公辦高中。二者比例最大者為校外校內聯(lián)合辦學。
在初期招生宣傳的的模式上,目前存在三種模式。即計劃模式、后期模式和跑班模式。以下就此3種模式進行簡單介紹。
2.1 計劃模式:為了能讓學生擁有最充足的學習時間,此方案為在高中招生時或軍訓開始時就將日語班的各項情況向學生做宣傳。學生自愿為原則,學校再進行二次篩選,將全部意向學生集中到一個班內上課。此方案優(yōu)點是學生在開學時就將班分好,且是獨立成班,更利于日后的管理,可利用的學習時間最長,學生也不用再上英語課,可以專心學習日語,被認為最科學最高效的招生方式,同時這也是私立高中獨立辦學的主要模式。
2.2 后期模式:該模式是為了考慮到學校的宣傳周期,無法做到開學即成班的一種模式。該模式一般是在開學后宣講日語班的情況,通過講座的形式告知學生。在第一次月考時對學生進行篩別,尤其對成績符合日語學習特點的學生進行重點宣傳。在期中考試后對意向學生進行篩選成班。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是對比模式1,增加了可以篩選出最適合學習日語的學生,將日語班的學生素質控制在最佳狀態(tài)。
2.3 跑班模式:該模式是為了適應學校無法單獨成班時的應對模式。學校為寄宿式學校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利用晚自習集中上課。非寄宿模式的學校就比較復雜,如果學生只分散在2-3個班的時候,可以通過這2-3個班的學生在都上英語課的時間,讓日語班的學生集中上課。這種模式優(yōu)點是最大限度地考慮到學校的顧慮,將開班需求設置到最低點,在不打亂學校班級的情況下也能正常開班。缺點就是學生平時管理極其不方便。
3 目前日語高考教育中存在問題
以日語參加高考,獲得外語科目高分進入大學,是近幾年一個顯著的高中外語教育模式的改革。從其結果來看,可謂是成功的。但是目前由于還處于初期起步階段,不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解決的未發(fā)展成熟的問題。
首先,教學模式的問題。如第二節(jié)所述,高中日語教育尤其是校外校內聯(lián)合辦學的模式,如未能達到第一種的成班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質量的保證上,是存在不穩(wěn)定性的。特別是第三種的“跑班模式”。在日語考生各自結束日語課的時候,日語考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復習,是難以保證的。同時,還有可能日語考生仍然繼續(xù)上著英語課,對考生本身的最終日語成績勢必是有影響的。
其次,師資結構的問題。私立高中獨立辦學的情況下,師資結構是可以有效進行即時性調整,并且在本高中體制內存在日語教研核心教師的情況下,對于教師的綜合教育水平等師資方面的把控是可以得到確保的。以泰州民興實驗中學為例,校內共計專職日語教師為17人,并有教研組長1人,已然形成日語教研組的教學科研的正規(guī)模式。這同樣對于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成績是起到積極作用的。校外校內辦學模式的情況下,往往是機構派遣日語教師進入高中教學,校方對于教師的師資水平把控并不能100%確認,存在日語教師師資魚龍混雜的情況。甚至有機構中存在日語仍處于初級日語的教學人員邊自學邊進行教學的現(xiàn)象。所以校方在選擇合作辦學機構時,應首先考察本機構是否存在熟知高考日語教學的合格教師,以及是否存在能夠領導本機構師資團隊的教學與科研共進的師資團隊督導。
最后,使用教材的問題。目前為止,市面上所能夠見到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起點的《日語》。另外,由上海同濟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日語教育專家主編的新課標中學日語教材即將問世。但是,市面上不存在針對高中起點教學的日語教材。而江蘇省內高考日語的教學起點,高中起點的占絕大多數。從學期時間和課程安排上來說,尤其對于高二起點的高中學校來說初中起點的教材不適用高中起點的教學方式。因此,目前高中起點的教材是空白,迫切被需求。同時,針對高考日語而編撰的高三用復習備考指導用書也是匱乏。目前,通過網絡平臺諸如QQ群、微信群等發(fā)售的復習資料被廣泛使用。但是由于這些資料并沒有通過正規(guī)出版社進行出版,也就是意味著沒有被審核,資料中存在諸多如語法類的錯誤,對于考生復習是有負面影響的。這些問題只能依靠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中進行主動積極的審核與再審核??傊畞碚f,高中起點日語教學缺乏正規(guī)導向型教材。
4 高考日語教育對高等日語教育的影響
中等日語教育,也就是本論中心論點——高考日語——的教育,就目前發(fā)展形勢來看,是成功的,且在繼續(xù)良性發(fā)展中。近幾年,參加日語高考進入大學的考生的數量是急劇地正增長。這也勢必也會對高等日語教育——大學日語專業(yè)教育——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傳統(tǒng)高等日語教育中的日語專業(yè),其教育起點為“日語零起點教育”。如今高考日語的發(fā)展,已然對這種“零起點教育”產生了影響。如今,大一新生日語知識結構的變化顯而易見。允許日語考生報考大學日語專業(yè)學校的日語系的大一新生中,不再是清一色日語零基礎的學生,而是出現(xiàn)具有日語基礎,甚至是出現(xiàn)日語中高等水平的學生。這一變化是非常明顯的。
這種大一新生日語知識結構的變化,又勢必對大學日語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產生變革性的影響。以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為例,2017級全校大一新生中,由于參加高考日語的學生人數眾多,學校在考慮小語種考生大學畢業(yè)的問題上,突破性的開設“大學日語四級”課程。也就是說,這些日語高考考生在大學中,不用考“大學英語四級”畢業(yè),而是以日語進行考察并畢業(yè)。這也是高考日語教育對高等日語教育的一個非常顯著的影響。
5 結語
本文為常熟理工學院校級基金項目的考察論文。本文以江蘇省內高中開設高考日語教育的情況進行了考察。首先對“日語高考”進行概述,并分析出高中開設日語高考的“提高本科升學率”的契機。其次針對目前江蘇省內高中開設日語高考教育的運行模式進行闡述,總結出“計劃模式、后期模式和跑班模式”的三種模式。并且在此基礎上對模式各自的利弊進行分析。再次,對目前高考日語教育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問題”、“師資結構問題”、“使用教材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闡述了中等日語教育對于高等日語教育的影響。
在我國中等外語教育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高考外語科目已然豐富多樣化。雖然目前高考日語教育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未成熟問題,但是這對于我國培養(yǎng)外語人才以及外語教育改革上,是起到不可否認的積極作用的。
基金項目:常熟理工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金。
(作者單位: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