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知識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學老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本文即是從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以及創(chuàng)設合作情景三個角度出發(fā),對情景教學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結(jié)合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結(jié)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79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注重情景教學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間的融合教學逐漸成為時代發(fā)展的主流。具體而言,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學習情景,以促進學生們的知識學習與提高。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情景教學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間的有效結(jié)合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jié),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
所謂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景的方式展開語文知識教學,如此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所學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而且還能夠通過生活化的情景加強學生對于所學文章的理解與認識。具體而言,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時,其要將課文內(nèi)容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進行結(jié)合,而后才能夠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情景內(nèi)容,進而促進學生對于所學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你們在閱讀第二段時,對于周瑜和諸葛亮分別形成什么樣的認識?”學生:“周瑜很狡詐,諸葛亮很睿智?!崩蠋煟骸凹偃缒闶侵T葛亮,你會怎么樣面對周瑜的狡詐?”學生:“我可能會拒絕。”老師:“為什么?”學生:“因為十天之內(nèi)根本無法造出十萬支箭,這也就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所以才會拒絕?!崩蠋煟骸坝袥]有其他意見?”學生:“我會想辦法完成,或者向教學老師說明自己的難處?!崩蠋煟骸澳銥槭裁床痪芙^呢?”學生:“因為我代表的是劉備團隊,如果對方向我拋出難題我就推卻,估計會被對方小視?!崩蠋煟骸巴瑢W們說的都有道理,前面的學生是因為自己完不成,所以坦白說,但是這樣會丟面子。后面學生考慮到自身所代表的集團利益,所以不能夠拒絕,對不對?”學生:“是的?!崩蠋煟骸澳敲赐瑢W們,你們再想想,如果自己是周瑜,會讓諸葛亮拒絕嗎?”學生:“肯定不會。”老師:“沒錯,周瑜就是想讓諸葛亮出丑,其目的并不是真的要讓諸葛亮造出這十萬支箭。所以一旦諸葛亮說自己辦不到,其實也就證明周瑜的目的達到了,對不對?”學生:“是的?!崩蠋煟骸皬倪@里可以看出來,作者在進行人物構思時,其是對于故事內(nèi)容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而且特別貼合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這樣才使得我們讀起來感到真實?!?/p>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問題情景的方式展開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問題思考能力,而且還能夠借此加深學生對于所學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但是,教學老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時,其要注意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而不僅僅是隨意性的提問,否則不利于將問題教學的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教學“去年的樹”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說說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進行書寫的?”學生:“這篇文章應該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書寫的?!崩蠋煟骸澳銈兪窃趺磁袛嗟??”學生:“這篇文章先寫的是去年、今年,而后是第一天,第二天,時間詞匯非常明顯?!崩蠋煟骸昂芎?,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我們可不可以說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書寫的呢?”學生:“也可以?!崩蠋煟骸盀槭裁??”學生:“因為作者確實是先寫的小鳥和樹成為朋友,然后是小鳥第二年回來看不到樹了,然后便開始找樹。”老師:“沒錯。通過閱讀這篇文章,你們對這只小鳥有什么認識?”學生:“這只小鳥非常重情誼,它在第二年飛回來之后看不到樹了,并沒有去找一棵其他的樹,而是開始尋找這棵被砍伐的樹?!崩蠋煟骸皼]錯,還有嗎?”教學老師繼續(xù)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學習。
三、創(chuàng)設合作情景
所謂合作情景,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并不僅僅通過語文知識的角度出發(fā)開展教學,同時還通過引導學生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能夠因此促進學生展開深入性的探討和交流,進而保證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去年的樹”這篇文章時,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究。首先,教學老師可以先向?qū)W生提出具體的知識疑問,比如“去年的樹”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文章主題等,然后才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其次,教學老師需要按照“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和探討。在學生展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學老師可以進行巡場監(jiān)督,以了解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思路。在學生討論結(jié)束之后,教學老師再對學生們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匯總,而后開展針對性教學,以此加深學生對于所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與認識。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與情景教學之間的有效結(jié)合并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工作,教學老師不僅要注重語文知識的有效性傳輸,同時還要通過不同的方式為學生構建不同的情景,以此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探究語文知識,從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夠保證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胡麗梅.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策略探討[J].科普童話,2019(04):38.
[2]陳文珍.例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9(04):45.
[3]欒淑玲.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33.
新疆溫泉縣哈日布呼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