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乾 夏志英
【摘要】古詩詞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古文化素養(yǎng)。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中古典詩詞教學,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較為系統(tǒng)高效的古詩詞課堂教學“八步教學法 ”模式。
【關鍵詞】新高考 古典詩詞 課堂教學 八步法
【正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古文化素養(yǎng)。在高中新課程標準【1】中,明確指出“古代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古詩文閱讀中的障礙。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誦讀的習慣??赏ㄟ^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或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這些“說明”都對古典詩詞閱讀教學給了我們很好的理論指導和方法指導。但落實到新高考背景下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又該如何貫徹和執(zhí)行呢?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中古典詩詞教學,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較為系統(tǒng)高效的古詩詞課堂教學“八步教學法 ”模式——“一預二導三巧查,四讀五抓鑒賞法。六讀破譯重難句,七讀歸總八伸花?!币责嬐剩嗷デ写?。
一預:即第一步老師借助《學生導學案》【4】或《點金訓練》【3】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師全堂講述與學生的被動接受已讓位于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課前預習成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很好地教授學生課前預習的方式、方法積極引導,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我在教學《念奴嬌 赤壁懷古》【2】時,就布置學生課前自行閱讀原文兩遍,并閱讀勾畫配套資料《導學案》,并完成《導學案》 預習作業(yè),為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的有效性。
二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如能精導妙引,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明確思維方向,激發(fā)學習興趣,引起內在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為整個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良好的開端。 在教學《念奴嬌 赤壁懷古》導入時,我借用了播放豪放深沉的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來引入。(板書課題)
三巧查: 作業(yè)檢查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反映了教師自己課堂設計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接受能力。而作業(yè)的檢查評改、及時反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四讀:此處既指第“四步”要朗讀,也指第四步要“四次”朗讀。學生“一讀”正音準,學生“二讀”知大意,教師“三讀”作范例,學生“四讀”強韻律。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詩詞的教學是需要通過朗讀去感受其韻律美、繪畫美以及情感美的。
五抓鑒賞法:即指“抓標題、抓注釋、抓作者、抓關鍵詞句、抓景事情”的“五抓”閱讀法,這是讀懂古詩詞的重要方法。
1.1抓標題。
標題是詩詞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豐富載體,是我們理解詩詞的重要切入點。讀標題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讀:①揭示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寫作緣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調;④揭示作品的線索;⑤表明詩詞的題材;⑥暗示詩詞的表達技巧。
2.2抓注釋所蘊含的信息【5】
。詩歌的題材多種多樣,大多附有注釋。
3.3抓作者
。“知人論世” “憤怒出詩人”,詩歌本身就是作者當時心境、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經(jīng)歷,就會對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較直接、準確的把握。
4.4抓關鍵詞句【5】
。中國古典詩歌大都篇幅短小,語言高度凝練、概括、含蓄而有跳躍性。因此,讀詩應一個字一個字地品讀,邊讀邊想其意,力求還原詩歌畫面。當然,最重要的是抓住關鍵詩詞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調。如:表明詩眼的字句和結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詩的主旨。詩詞中的一兩個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這樣的字叫“情感語言”。如抓住了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準。它不單單是詩眼詞眼,有時藏在寫景敘事句中。
5.5抓景、事、情【5】
。任何類別的詩詞都離不開“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詩的內核。我們要做的就是,仔細閱讀全詩,對文字信息進行檢索分類,注意詩中出現(xiàn)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發(fā)開去。只有一個意象的畫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詩人全部的思想感情;眾多意象組成的畫面意境,其中也以一兩個意象為主體。通過對景、事的提煉、理解,圍繞人之常情,推導出詩的主旨。
六讀破譯重難句:在上“五抓”之后,學生就基本讀懂這首詞了。第六步朗讀,要求學生有感情的、重音律的、有節(jié)奏的朗讀,讀出蘇軾的慷慨激昂、豪放豁達之情及人生如夢的五味雜陳之感。然后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借助《高中文言文譯注及賞析》【8】參考書,破譯文本重難句。而后就重難點句設置一些問題,再深入理解蘇軾的情感。
七讀歸總:第七步強化朗讀《念奴嬌 赤壁懷古》,要聲情并茂,更加充分的理解全文內容及蘇軾情感。這樣規(guī)范的高質量的六次朗讀,加上預習的兩次閱讀,本文至少就有八次朗讀了,大多數(shù)記憶力強的同學幾乎就能熟讀成誦了。然后對課堂進行小結或總結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課堂總結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八“伸”花:課堂拓展應在立足文本的基礎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對文本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超越,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最終必須超越課堂、超越文本。
總之,這“八步法”是古詩詞教學的一種流程、一種模式,但愿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鞍瞬椒ā弊龅搅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合作探究性的人本思想和原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
參考文獻:
1. 《高中新課程標準》
2. 《高中語文必修四》(人教版)
3. 《點金訓練高中語文必修四》(四川教育出版社)
4. 《新都一中“三優(yōu)”課堂導學案高中語文必修四》(校本教材)
5. 《2017高考總復習語文三維設計》(光明日報出版社)
6. 《唐詩宋詞三百首》(航空工業(yè)出版社)
7. “搜狐”“百度”等網(wǎng)文
8. 《高中文言文譯注及賞析2011年版》(長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