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穎敏
你說,下龍灣很美,美在它的碧海藍天
你說,下龍灣很仙,仙在它的神奇?zhèn)髡f
你說,下龍灣很妙,妙在它的奇石溶洞
我說,少了這幾樣,下龍灣就只是個普通的景區(qū)
多了這幾樣,才是人間的世外桃源
海上的漁人
下龍灣世界遺產(chǎn)區(qū)現(xiàn)有4個漁民村,即:三坑、萬門、汪滃和茖砬漁民村,地理優(yōu)勢得天獨厚的下龍灣孕育了許許多多的海產(chǎn)品,也養(yǎng)育了一批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漁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與這片海域融為一體,成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游船的附近,時不時地會看見一些小漁船上,有幾個小朋友拿著捕魚的網(wǎng)在撈魚,動作嫻熟。而且還時常見他們站在船頭,瞬間躍入海中,過了好一會才從船的另一頭冒出來,清脆的笑聲在水面上蕩漾開來。看來,水上長大的孩子,天生擅長水性。
在海上捕魚,風吹日曬雨淋是常有的事,帽子自然成為了漁民遮陽避雨的必備。而關于帽子,在越南,還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如果有兩個越南人,其外表沒有明顯的性別特征,這時候你只要看他們頭上的帽子就行了:戴綠帽子的一定是男人,戴白帽子的一定是女人。此話不假,綠帽子在越南沒有中國式的貶義概念,它只是戰(zhàn)爭的產(chǎn)物。
而越南的白帽子狀似中國南方的尖頂斗笠,用一種熱帶植物的葉片編織而成,因為顏色泛白,越南人便稱它為白帽子。下龍灣氣候炎熱,常在海上勞作的女人們就需要一個有效遮陽護膚的工具,白帽子無疑是最合適的。所以,在下龍灣,頭戴白色斗笠的女子也是一道不可錯過的靚麗風景線。
海上漂泊的家
游覽下龍灣最好的方式便是乘船,各式各樣的小船在下龍灣的海面上穿梭??赡阒绬?,那不只是當?shù)貪O民為生的工具,更是他們依山傍水,海上漂泊的家。
每當早上,海煙隨著太陽在海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下龍灣的漁家們,就要開始一天的勞作了。簡單的清蒸小魚和白粥,一頓早飯便解決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大游船在碼頭靠岸。
據(jù)越南媒體報道,越南是全球失業(yè)率最低的國家。原因或許不是其有多發(fā)達的產(chǎn)業(yè),也不是其有多高的工資,有人曾這樣描述過越南:越南人非常安于享受,就連沒有客人要搭乘的摩托車,在他們的意識里,等待也是他們的工作之一。
在下龍灣,水上人家會駕著小船,在岸邊等待滿載游客的郵輪靠岸。經(jīng)過一個小時左右的等待,一艘三層高的游輪慢慢駛了過來,漁民們也沒有立即起身,而是繼續(xù)等著,與旁邊的人繼續(xù)說說笑笑,直到游客們下了船,才坐直了身子,等待著游客們落座。其間沒有因船費的討價還價,也沒有爭搶客戶的吵吵鬧鬧,一切顯得井然有序,與世無爭。
另外一批小船,有的載著品種多樣、色彩繽紛的果蔬,有的盛滿了剛撈上來的各類海鮮,這些海鮮甚至有些不常見,也喊不出名字。漁民們悠然自得地在水道上劃行,見到有游船經(jīng)過,才慢悠悠地靠近,一切顯得特別隨意。每到中午飯點,就是他們一天以來銷售最旺的時候,游客們通常選擇購買新鮮的魚蝦拿到游船的廚房,給幾十元人民幣左右的加工費,一頓簡單的、原汁原味的清蒸海鮮便上桌了。
暮色降臨,17點以后的下龍灣慢慢安靜了下來,運氣好的漁家還能接到海上夜宿的單子,讓游客體驗一番漁家的生活。熱情好客的漁民們會拿出家里的好東西給客人品嘗,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由于越南溫度常年在28~33℃左右,越南居民的食物都以清淡為主,多果蔬而少葷肉,夜宿的游客們可不要誤會了他們的好意啊。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下龍灣安寧平靜的大海養(yǎng)育習慣了慢生活的越南人,他們沐浴并享受著海上的日出日落,享受著大海贈予他們的豐富資源。他們與大海朝夕相處,看似漂泊,實則早已與大海融為了一體。
海的味道
說到海的味道,不得不提的,便是魚露的味道。越南炎熱潮濕的天氣,常常讓人食欲不振,即便是健康綠色的清淡美味,吃久了終覺得食之無味,這時候,魚露的登場讓一切變得非常不同。
有的食客是這么形容魚露的:魚露之于越南人,相當于榴蓮之于榴蓮愛好者??上攵?,越南魚露的味道是如何的別具一格。
魚露,又稱魚醬油、蝦油,是源于潮汕地區(qū)的調味醬汁,最早的魚露,是指腌制咸魚時排出的魚汁,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咸而帶有魚類的鮮味。隨著潮人的海外流動,魚露也一起被流動到了東南亞地區(qū),雖然現(xiàn)在泰國魚露的產(chǎn)量最高,但味道咸而不鮮,質量遠不如越南,以至于在中國內流傳著一句話:“吃過魚露,等于到過越南?!?/p>
魚蝦豐富的下龍灣,是鮮美魚露的產(chǎn)制勝地,漁民們會把大量鮮魚塞進瓦缸,加入鹽、醋、酒、糖、醬油后,把缸埋在鹽堆中暴曬。一個月后,魚肉發(fā)酵溶解,與各種調味料水乳交融,美味之余還保留了魚肉中的精華,極富營養(yǎng)價值。每當有夜宿的游客到來,漁民們便會大方地拿出精心制作的魚露,配以清淡的菜品,為游客們的下龍灣之行畫上完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