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解剖學是藝術類大學舞蹈專業(yè)的一項基礎學科,只有對該學科有著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全面地掌握人體的形態(tài)和特點,來作用于具體的操作。明白舞蹈解剖學的價值,才能促進學生將課上所學的內容作用在具體的舞蹈實踐中,把理論和操作進行全面統(tǒng)一,以此增加舞蹈學科的內涵,減少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把該項學科涉及的理論應用于具體操作上,也能夠進一步強化老師的教學水平。本文對少兒舞蹈基本內容進行了研究,從而考慮和發(fā)掘對該門學科完善的措施和體系,以期為少兒舞蹈和舞蹈教育的理論課程改革和實踐運用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舞蹈解剖學;少兒舞蹈;基本功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舞蹈解剖學是藝術類大學舞蹈專業(yè)的一項基礎學科,只有對該學科有著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全面地掌握人體的形態(tài)和特點,來作用于具體的操作。近年來,隨著我國舞蹈文化藝術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壯大,以及專門針對少兒藝術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的提升,提高舞蹈師資培養(yǎng)質量成為推進少兒藝術教育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更有理由把該項學科涉及的理論投用于具體操作上,進一步強化老師的教學水平。由于該項學科建立在人體解剖學之上,通過對舞蹈專業(yè)屬性即對人體的外在形式、發(fā)育特征和運動情況等進行特定的研究。老師要合理地將該學科特點作用在舞蹈教學的各個過程中,以此來為學生規(guī)劃合理的訓練目標,讓學生按照老師有條理、有安排、合理地展開訓練,以避免整個舞蹈實踐中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讓舞蹈學科和實踐和解剖學以及人們的運動特點相契合,且趨于合理化水平,更加適應于少兒舞蹈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并且保障少兒藝術幼苗得以茁壯成長。
一、人體解剖學知識的概述
(一)解剖學的概述
人體解剖學建立在良好、一般體外在形態(tài)的前提上,是分析人體的出身和生長情況即趨勢的一門學科?!耙话恪笔峭庠谛问揭推毡樾蝿菹噙m應,也就是大部分人所擁有的人體外在形式的特點。如,一般情況下人類都有206塊骨頭,而如果其中出現斷裂或損壞的骨頭,那么就不可稱其為一般人?!傲己谩敝溉梭w各項技能都是正?;健O袢梭w出現生病等不良狀況,就不能稱其為良好了。
(二)少年兒童發(fā)育的特點
少兒活潑,對外界有著強烈的探知欲,愛好攀爬和探尋新奇的事物,但是他們的身體機能和肌肉又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在此生長階段中,身高和體重不斷的增加,呈現最顯著的特征。
二、少兒基本功在舞蹈教學中相關的概述
(一)舞蹈基本功的概念
少兒在身體機能發(fā)展的這一階段,表現為身體的外在形式、器官特點和心理特點都在變化,如器官整體都在進行發(fā)育。所以,在對少兒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對他們的身體情況和進行舞蹈訓練的態(tài)度等進行關注。舞蹈學專家熊家泰有著如下的看法:幼兒不能進行專業(yè)的舞蹈訓練,兒童早期也不必采用專業(yè)的教材進行教育,兒童舞蹈不能捆在技巧上。究其原因是告誡我們,不能將少兒舞蹈基礎訓練成人化、技術技巧高難化。少兒時期正是兒童身體發(fā)展的階段,其身體素質和機能還未發(fā)展的成熟和完善。若從取得方法性效果的角度出發(fā),對孩子強加舞蹈的學習和培訓,會給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帶來不良的影響。因為少兒所在的年齡階段還處于早期未成熟水平,對外界情況和事物的了解水平和好奇程度都還拘泥于在特定的情況。
(二)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
當下的舞蹈訓練追求客觀化,也就是對其涉及的方法、孩子的心理以及社會情況進行系統(tǒng)的兼顧,充分、完全和科學地研究在舞蹈培訓、參賽和設計中可能出現的不足之處,采取合理的措施為他們提出一個客觀的培訓體系。舞蹈培訓不應該拘泥在舞蹈方法和客觀訓練上,還應該包括很多領域的知識,所以舞蹈培訓合理化的完成要建立在舞蹈人體學機制的前提下。通過對舞蹈旋轉動作的研究,過去舞蹈培訓的技巧主要是利用系統(tǒng)的方法來開展全面的旋轉動作訓練,旋轉水平強度不大,在具體的操作中很可能出現脫離的情況,以至于失去應有的支撐而出現意外的損傷。通過對舞蹈解剖學存在的客觀機制和特點進行了解,當身體處于快速化旋轉情況下時,應該將核心作用力都凝聚在身體上,從而使身體保持原有的平衡,從而促進旋轉得到良好的展開。在身體進行旋轉時,要促進肩部和膝蓋等部位進行充分的聯系和配合,從而達到全面合理的運轉。
三、少兒基本功教學與人體運動解剖學知識的關聯
(一)解剖學知識在少兒基訓教學中的運用
首先要詳細地研究學生性格特征,全面地發(fā)掘學生的內在品質,由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的會存在身體素質和性格特點差異學生,在對他們進行教學過程中,若依據過去廣泛使用的教學模式和體系來一刀切地教學,學生由于自身身體素質和能力的約束不但不能夠達到訓練的目的,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原來身體存在缺陷的地方,因為少兒對不容易的動作有著害怕的潛意識,而對于在訓練中出現失敗的動作,就更加不愿二次實施了。從完善少兒健康的訓練狀態(tài)和心理素質、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力等角度出發(fā),老師要對孩子進行適時的贊賞。由此可以對“皮革馬翁效益”進行借鑒,該效應的內涵為:人們通過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懈的堅持和艱苦奮斗,來完成本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通過對該效應的學習,從而將其中蘊含的艱苦奮斗的精神進行普及。在該效應中,主要是基于人們內心所渴望的事物,以此為基點展開相關的理想假設。引伸到少兒舞蹈專業(yè)學習,就是要引導教師對幼兒善于調整好身心,鼓勵其克服困難,培養(yǎng)勇氣、恒心和苦干的優(yōu)良品質。
(二)解剖學對于少兒身體發(fā)育的影響及如何預防訓練過程中的創(chuàng)傷
舞蹈解剖學在人體的肌肉和骨頭等身體部位運動特點上沒有詳細的說明,此外闡述了人在進行舞蹈訓練上會受到自身天然因素的約束。如缺乏足弓部位的人不適合進行一系列舞蹈動作的學習和鍛煉。由于足弓類似于拱形橋,一旦有著足弓的人站起來時,其身體的重心都會凝聚在腳上,于是保持人身體的平衡,但是在后續(xù)人走動的過程中會由于沖擊產生不良的后果。但是平足者不僅在凝聚自身身體重心上存在較大的難度,此外時常會出現困頓和疲倦的情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后,會導致足部受傷等一系列不良的情況發(fā)生。這一點也是需要少兒舞蹈教育教學實踐中引起高度重視的一點。
(一)強化預防舞蹈運動損傷意識
通過對人體器官的外在形式和運動特點進行研究后,要對舞蹈解剖學涉及的相關知識更好地作用于實踐操作,此外,還需要對肌肉在運動時所處的狀態(tài)和特點以及關節(jié)運動的頻率、各個部位進行運動的順序特點、運動學涉及的一系列機理和規(guī)律等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從而以此為基礎進行舞蹈的訓練。
(二)掌握實用的舞蹈運動保健知識
舞蹈的內涵為利用身體展現出來的動作來體現其中存在的藝術美,涉及的舞蹈方法和動作都是受到身體內部系統(tǒng)的作用和協(xié)調而實現的。通過對舞蹈解剖學的研究可以得出,人們的身體在每項器官、系統(tǒng)的結構和作用以及具體的舞蹈操作等作用下,從而推動舞蹈學習、表演和訓練以及人體學分析等方面的發(fā)展。掌握舞蹈訓練保健的相關內容,依據人體形態(tài)特點開展相關的舞蹈訓練,能夠讓舞蹈者把自身良好的舞蹈方法發(fā)揮到極致,此外,還可以促進其動作達到有效客觀的水平,防止意外事故帶來的傷害。
四、結語
舞蹈表現的美主要依存在人體的舞蹈動作上,對社會文化以及人們的感情和行為也有著全面的體現,而少兒舞蹈主要是為了進行比賽和表演,在此過程中對幼兒的身體結構、身體素質和內在的思想文化水平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還有著美育和體育的作用。舞蹈解剖學通常情況下是建立在人體解剖學的前提下,對舞蹈相關的屬性進行兼顧,對人體的身體結構和成長特點進行特定分析的一門學科。然而截止到現階段,舞蹈解剖學應該和舞蹈的相關內容特別是少兒舞蹈進行充分的統(tǒng)一。老師還應該兼顧未來的舞蹈教學,有著系統(tǒng)的舞蹈專業(yè)知識和方法,此外,還有和舞蹈相關的保健知識以及合理開展舞蹈訓練的知識等,要將這些知識很好地應用到舞蹈操作中去,從而大力推動舞蹈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穎.舞蹈解剖學在舞蹈基礎課中的運用[J].科學之友(B版),2008(12):110-112.
[2]楊鷗.論舞蹈力量能力的類型劃分[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1):76-82 .
[3]趙佳.舞蹈中單腿旋轉動作的生理解剖學分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1(4):20-23.
[4]張嬌.舞蹈解剖學在舞蹈基礎課中的運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0(s2):44.
[5]任綺,盛佳潔.高師舞蹈解剖學課程與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4(34):7-8.
[6]朱南軒.舞蹈解剖學在中國古典舞基訓課堂的運用[J].藝術品鑒,2016(1).
作者簡介:王亮,男,漢族,遼寧人,本科,評2級指導,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