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鳳
【摘要】文本解讀能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更是提升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
分。可是,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一言堂的課堂并沒有給學生自主解讀的機會,學生也缺少解讀的意識。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也為了提升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更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解讀能力,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來引導學生在解讀中樹立起自主鑒賞、自主解讀的意識,進而為學生終身閱讀意識的形成做出貢獻。
【關鍵詞】解讀能力;初中語文;背景;字詞;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解讀、分析一直以來都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難點,因為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文本中所表達的、所傳遞的中心思想,要想改變目前的死記硬背,除了要引導學生去解讀之外,還要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使學生在主動解讀中樹立起積極的閱讀意識。那么,學生在解讀的過程中應該從哪些地方入手呢?學生應該對文本解讀些什么呢?在筆者看來,一線教師要給學生自主解讀文本“背景”“字詞”“情感”等方面的機會,要讓學生在自主解讀中形成能力,進而逐步提升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解讀“背景”
背景的解讀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鍛煉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關鍵。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生常常忽略這一部分內容的解讀,導致在分析作者借助文本所傳達的意思時會有所偏離。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也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借助課外資料或者是網絡資料來了解“背景”,進而為學生解讀能力的提高夯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時,這是一篇文言文,是學生常常抱怨看不懂、學不通的文體,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呢?在筆者看來,作為教師,針對文言文的學習,不要簡單地要求學生進行翻譯和進行中心思想的死記硬背,要鼓勵學生自己借助相關資料對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篇文章的前因后果進行思考與調查。如在學習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了解作者陶淵明身處的時代。思考當時作者是一個怎樣的狀態(tài),為什么會有桃花源這樣一個地方的出現(xiàn),等等??傊?,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所描寫背景的解讀來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通過世外桃源的描寫來表達的那份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進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同時,也使學生理解五柳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情懷,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快速地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中。而且,這種解讀背景的過程也是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的有效方式,這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
二、解讀“字詞”
字詞的解讀是為了讓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以及擇詞、遣詞造句對文本表達產生的作用,進而讓學生在煉詞中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為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字詞”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思考,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解讀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春》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中一些句子的字詞進行解讀。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句中的“偷偷”“鉆”這兩個詞的用法,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兩個詞?好處是什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交流,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有學生說:這兩個詞都給小草賦予了生機,讓小草活了起來;還有學生說:“偷偷”一詞的應用說明了小草是在大家沒有留意的時候,悄悄長出來的,這一詞的應用“動態(tài)化”了;還有學生說:這兩個詞的應用讓小草的生長更具有畫面感,等等??傊?,我們要讓學生自己去解讀文章中一些用得比較好的字詞,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也能讓學生在思考與分析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質量。
三、解讀“情感”
情感的解讀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對文本的中心思想、對文本中所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行分析與思考,這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之一。因為我們語文的教學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學會讀,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理解文本中所表達的思想,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xiàn)夯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中國石拱橋》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橋梁建設的光輝成就,在教學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閱讀文本后回答下面幾個問題,如:
(1)盧溝橋和趙州橋的特點是什么?
(2)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什么?
(3)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組織學生結合教材進行回答,并嘗試著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學生在閱讀以及帶著問題解讀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借助網絡來了解更多的石拱橋,并通過分析不同石拱橋的特點來形成那份自豪感,進而真正確保本節(jié)課的教學價值得以實現(xiàn)。
解讀能力是學生在不斷練習、不斷思考中形成的,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活動來為學生解讀能力的培養(yǎng)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錢晶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多元解讀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2]楊素云.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解讀與思考[J].學周刊,2013(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