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放 唐麗君
【摘要】在中職文言文教學中滲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培養(yǎng)學生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格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
【關鍵詞】中職;文言文教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和文化積淀兩方面任務,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與文化積淀的高低,直接影響他們工作后能否愛崗敬業(yè),能否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奉獻自己的力量。大部分中職生受所學知識、視野的開闊程度、對社會的關心程度所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對于他們來講似乎是遙遠的、于己無關的。但是作為未來中國的建設者,他們必須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奮勇投身新時代,接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在文言文中傳達出來的思想內涵、道德境界、語言表達都在涵養(yǎng)、滋養(yǎng)、營養(yǎng)著中華民族。學生能夠從文言文中學習優(yōu)秀思想,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樹立文化自信,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意義,并愿意為之奮斗。
一、文言文教學為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提供平臺
(一)文言文中的傳統(tǒng)道德思想有助于學生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化成具體的、學生能夠理解的內容。例如,文言文中注重愛國思想,推崇個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雖然現(xiàn)代中國處于和平年代,但是中國未來的建設需要這種義無反顧,為國奉獻的精神。
(二)文言文為學生提供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榜樣和動力
文言文中有許多人物、故事、思想能夠成為學生進步的榜樣和力量。通過文言文教學,學生可以了解到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了解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個人前途命運,都是和這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和這個民族的前途命運密切相關的。國家好,民族好,個人才會好,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xiàn)。
二、在文言文中提煉滲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所需的內容
以《游褒禪山記》教學為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提煉滲透:
(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積極有為的奮發(fā)進取精神
王安石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致力于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國力,積極推進變法。由古至今,中華民族的很多仁人志士都心懷中華民族強盛的理想。為此,他們積極有為,甘于奉獻與犧牲,只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奮發(fā)進取??梢娭腥A民族是一個自強自立的民族,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雖然飽經磨難,但文化傳承一直未斷。現(xiàn)在的中職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積極有為,奮發(fā)進取,是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
(二)志、力、物三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它闡述了志、力、物對人們探索世界的作用,這一主題對現(xiàn)代社會的學生仍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也需志、力、物三者共同作用,其中“盡吾志”最為重要。從國家的角度來講,中國有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口眾多是圓夢實力,地大物博是圓夢的物質條件,這其中“志”最為重要,這樣全國人民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特別是中職學校的學生,當學生踏入中職學校時,就要樹立正確的志向,同時找出完成志向的“力”與“物”。更需要樹立堅定正確的職業(yè)理想,努力鍛煉身體,保證身體健康,充分利用學校教學條件努力學習,這就是志、力、物三者的體現(xiàn)。這其中,樹立堅定的職業(yè)理想最為重要,就像作者所說“盡吾志,可以無悔矣”。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深思慎取精神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提出,“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作為祖國未來的勞動者,未來的“大國工匠”將要從這里誕生,所以學生不僅需要嚴謹?shù)穆殬I(yè)素養(yǎng),也要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名利觀。一個人的才華精力,不能只是謀取個人利益,而應該放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實現(xiàn)自我,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千年之前,王安石變法面臨重重困難,《游褒禪山記》可以說是他對變法的宣言。學生未來之路還很漫長,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會面對種種壓力,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深思慎取的嚴謹治學態(tài)度。激勵學生在每一個階段都能樹立正確的志向,憑借艱苦努力,同時善于憑借外物,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成為時代、國家所需的具有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的“大國工匠”儲備人才。
三、中職文言文教學滲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思考
(一)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滲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為了更有效地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滲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文言文教學必須多措并舉。例如網絡上有很多對優(yōu)秀文言文的再次加工,以學生喜愛的歌曲、漫畫等形式出現(xiàn),這些都可以引進文言文教學之中。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更淺顯易懂,更接近中職生理解水平。
(二)適當擴充課外文言文內容
中職學校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較小,內容有限。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恼n外內容引入課題,開闊學生視野。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引用的文言文名言,它們的含義與出處都可以讓學生去了解、掌握,讓學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三)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
文言文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業(yè)務功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是十八大以來提出的新思想,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緊跟時代,與社會接軌,從思想上、人格魅力上、學識上影響學生。
作者簡介:徐放,女,1974年生,遼寧朝陽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語文教學;唐麗君,女,1966年生,遼寧朝陽人,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圖書館嵌入式服務。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