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茜 程墊豐
[摘要]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大學生來說已經(jīng)開始逐漸落后,在教學中學生的的自主性沒能在一定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不能激起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自身乃至于未來發(fā)展都沒有益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鍛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新性、積極性,是目前英語教育的重點。
[關鍵詞]自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模式
一、大學生探究式教學理論依據(jù)
探究式教學的含義。探究式教學指的是從學科領域或是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的研究題目,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情境的假設使學生對教師以往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對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和探究的過程。探究式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對新知識和能力共同進行探究的過程,幫助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探究式英語教學在課堂上應注意的問題
(一)突出學習過程的研究、實踐以及創(chuàng)新
探究式英語教學模式自身的實踐性和參與性決定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動手實踐或親身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才能更進一步的了解教學中的內(nèi)容,掌握教學重點,擴大學生對問題的研究空間。比如教師在講“A Busy Weekday Morning”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對學生提出:“Do you have any activities on weekends?”“We can think 0f what a busy weekend morning?”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從問題的根本出發(fā)去理解問題,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對問題的答案進行多方面的思考,進行具有實踐探究出更適合的解決方法。另外教師對問題的設置進行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考慮。
(二)突出對知識的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大學培養(yǎng)學生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以及主要任務是對課程的教學,時間技能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基礎理論的同時,要將實踐和教學相結合。例如在課堂中講到老師的時候,就讓學生立刻在課堂上去分析老師角色應該掌握的技能以及需要具備的素質;講到課程活動時,就讓學生當堂理解課程中所運用的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教師和學生所用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對學生基礎知識的了解以及日后工作時間程度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僅能夠親身了解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探究式英語對文化教學模式的操作
(一)設計一些具有研究性的問題
對于大學生來說英語課本上的知識是沒有想要學習興趣的,教師將問題設計的具有研究性就越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研究的欲望,教師講“watch out when nature strikes back”的時候,教師對“What are some common natural phenomena?What should we do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counter attack?”進行提問,學生不但可以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還能夠將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從而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另外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上要考慮內(nèi)容和問題的形式,在問題內(nèi)容的設置上要從學生的基本水平出發(fā),設置一些價值的問題,然后通過問問題的角度將學生的潛在水平引導出來。在形式上教師要考慮問題的角度以及所在的學科領域,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值得探究的問題。
(二)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教師和學生對于所學的教材進行研究、補充從而形成一種知識的傳播方式,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教材,而學生則坐在座位上聽知識的教學模式,這種知識的傳遞模式就類似于一條傳遞線一樣的模式,從教師、學生和教材中建立起一種聯(lián)系。以這樣的模式作為基礎,我們可以進行另一種利用網(wǎng)絡教學為基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三者互為一種補充關系的存在,從而使教材既能夠讓學生學習又是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成果,讓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做到對教材進行修改和補充。
(三)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能夠有效地激發(fā)教師隊伍專業(yè)成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教學技能。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加強訓練,勇于實踐,整體素養(yǎng)、教學技能和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明顯提升。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課堂上結合課堂學習目標和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學習,這種模式隨時都可以把自己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上傳提交到共享空間供大家討論、交流。而對于學生來說,使用平板學習,從對應的學習平臺獲取所需資料,向學習平臺發(fā)送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學習平臺討論交流等等,這樣的學習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方式新穎、趣味增強、思維延伸廣闊,學習效果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提升。
四、結語
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探究式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模式,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事物的屬性,從中發(fā)現(xiàn)事情發(fā)展的原因和內(nèi)部聯(lián)系。一貫按照探究式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指導,根據(jù)不同學生各自所獨特的特質來采取不同類型的教學指導方式,既能夠最大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統(tǒng)一,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對文化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為英語教學之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