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巧紅
摘 要:在如今的新課改不斷的施行的今天,寫作與閱讀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因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不但需要充分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為此,本文將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隨文練筆設計策略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隨文練筆;策略
引言
隨文練筆簡單地說就是根據(jù)閱讀材料進行寫作訓練,即在閱讀時充分挖掘材料中寫作的因素,并把寫的訓練適度整合到閱讀之中,實現(xiàn)讀寫結合、讀中有寫、相得益彰,如果讀寫分離,那么兩敗俱傷。寫的訓練不能游離于閱讀之外,特別是課文教材是寫作的好材料。新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在直接接觸語文材料中實現(xiàn)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由此,我們應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注重寫作教學,把隨文練筆教學活動有效開展起來。
1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重要性
1.1閱讀教學對寫作的重要性
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強調要在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讀是跟著他人的腳步走,學會理解他人的思想,他人的思維方式,寫是將他人思維轉換為自己的思想,是自己思維的體現(xiàn)。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閱讀開闊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而且閱讀中的好文章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素材,老師可以講解其中的寫作技巧,解決學生詞語匱乏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寫作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所以將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作為課堂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
1.2寫作對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寫作,同時,寫作又反作用于閱讀。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積極帶動學生寫作,寫作有利于促進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加深對閱讀內容的印象,增加閱讀的興趣。讀、寫要相結合,可以起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與寫作的習慣,同時,作為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文,了解學生的思維,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盡早盡可能地解決學生的問題。
2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隨文練筆設計的策略
2.1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及隨文練筆的興趣
受小學生年齡較小的影響,他們的注意力要比高年級學生更容易分散,為此只有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較長時間的吸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必須注意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文章的趣味性,并不斷提高文本內容的趣味性,能夠將學生吸引到文章內容中去,從而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趣味。對于學生來說,自愿接受教師的指導,可以讓他們的閱讀水平有更好的提高,而且可以將這種閱讀技巧應用在日常的隨文練筆中去,進而達到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2.2充分發(fā)揮文本情感的作用
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萌芽期,這一階段他們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文本的情感作用,并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思維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都是經(jīng)過教育專家的精心選擇集合而成,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結合小學生的身心、情感發(fā)展特點而設計的,為此,教師可以重視書法文本情感因素,并充分發(fā)揮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通過文本中的情感來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融入到課文中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意境中去,從而不斷加深學生對情感的理解,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另外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并能夠對文本內容進行自己的情感判斷,而這也更有利于語文教師開展課堂隨筆聯(lián)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用隨筆的方式寫出來。對于教師來說,對課堂隨筆的練習文本也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真正選擇一些能夠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的文本,以達到更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目的。比如,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在課文講解之后,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悟以隨筆的形式寫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愛的理解和感悟。
2.3學會有效性的感悟
隨文練筆不僅是在課堂中,而且它表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對于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素材更能激發(fā)寫作激情,讓學生擁有豐富多彩的寫作歷程。小學生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從小小的玩具到浩瀚的宇宙世界,各種各樣的方式引發(fā)他們內心的情感,他們擁有獨特的色彩變幻的生活空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shù)學生的觀察都是沒有目的性的,他們關注世界的思維方式是盲目的,許多可以成為寫作素材的資料都無法被發(fā)現(xiàn),他們不曾仔細觀察甚至視若無睹又或者沒有用真實的情感去體驗,許許多多的繁雜重復的表面現(xiàn)象使學生的感悟變得遲鈍,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沒有可以敘述的事情甚至是沒有合適的表達語句。因此學生應該把注意力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處處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樣才能提升寫作能力。
2.4擴寫閱讀文本,促成課堂隨文練筆
擴寫閱讀文章,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也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流暢度。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思維運動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教師可以組織情節(jié)擴寫隨文練筆活動。從課文內容入手,讓小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擴寫文章內容,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細膩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印度洋上生死夜》時,這篇課文記敘了皮埃爾船長在印度洋上遭遇游船被撞的經(jīng)歷。妻子生命垂危,加之他們所在位置即將發(fā)生海嘯,他用燈語讓一艘客輪安全脫險,而妻子卻失去了寶貴生命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動人人魄,教師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情節(jié)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積極擴寫。像“突然,他們的艇底被一個東西“咚”地撞了一下,站在船上的克勒松猝不及防,一下子摔入水中.水底閃現(xiàn)一道藍光,借著亮光,皮埃爾看到了一條巨大的章魚,正用力它那八條長長的腕將克勒松死死纏住”這段內容,有諸多可以擴寫之處。比如,學生可以將“突然,他們的艇底被一個東西“咚”地撞了一下”這個情節(jié)擴寫成“突然,令大家一驚,他們的艇底被一個不知名的東西“咚”地撞了一下,搖開始搖晃起來”,學生發(fā)揮想象,加入新的名詞與動作,能夠讓這段描寫更細膩,情節(jié)更加真實。
2.5激發(fā)幼小心靈深處的情感
閱讀不僅僅是童話故事和歷史事件,更多的是作者的有感而發(fā),老師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幼小心靈深處的情感,老師應在課堂上,不經(jīng)意間,將學生帶入作者的世界。許多時候,我們與作者處于相同的環(huán)境,通過閱讀,使學生想起自己的往事,通過寫作將其真實感受表達出來,挖掘其內心的真實感受,激發(fā)其寫作興趣。
結語
實踐證明,隨文練筆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目的,提高學生閱讀、寫作的積極性和能力。但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實施隨文練筆時,一定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明確練筆的目的和原則,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構建有效的模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惠華.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研究[J].小學時代(教師),2012(1).
[2]陶慧芬.小學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2012(4).
[3]褚安娜.淺談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隨文練筆[J].語文天地,2015(9).
(作者單位:平頂山市聯(lián)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