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踐行這一教學理念。與大家分享的是轉變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幾個方法,這些方法分別涉及分組討論、動手操作、信息技術。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數學;學習方式;討論;操作;信息技術
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教師傳遞知識的過程主要以自己在講臺上分析為主,學生的學習過程顯得比較被動,學習效率也不高。為了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在教學實踐中,我積極采取措施調動他們的主動性,本文就與大家分享幾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分組討論有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獨立自學,并能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我努力鉆研教材,分析教情和學情,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下面我便結合實際教學案例與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分組討論的形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落到實處。
在教學認識1~10這十個數的知識時,我首先讓學生找一找教室里有些什么、自己的書包里有些什么等,并說一說哪個事物有幾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你是怎么發(fā)現的并向老師匯報。下面是第一小組討論的過程。
生一:我的書包里有1個鉛筆盒、5支鉛筆、1本數學課本、3本作業(yè)本……我親自數了數,發(fā)現鉛筆一共有5支、作業(yè)本有3本,鉛筆盒和數學課本不用數,就知道都是1個。
生二:我發(fā)現我的前面有6個同學、6張桌子、6把椅子。我站起來,用手指著數了數。
生三:我發(fā)現咱們教室里有2塊黑板、1個講臺、2個門。我是坐在座位上,通過轉動身體的方法,把教室看了一個遍才發(fā)現的。
生四:我發(fā)現我們有3把掃帚、1個簸箕。它們就放在我的身后,我一轉身就看見了,并且跑過去數了數掃帚的數量。
由以上案例可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年齡相仿,認知水平相當,討論起來會比較順暢,這不僅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還培養(yǎng)了他們積極發(fā)言的學習習慣;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還有利于獨立自學這一教學理念的落實。
二、動手操作有利學習方式的轉變
從教材編輯思想看,新教材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在踐行這一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我積極探索,不斷實踐,總結了很多培養(yǎng)學生數感的方法。下面便與大家分享如何通過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數感,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1~10時為了讓學生認識數位、培養(yǎng)他們的數感,我讓他們親自動手在計數器上通過撥珠數數、撥珠寫數。
老師:請同學們在個位上撥數,邊撥珠邊讀數,看誰撥得最快、讀得最準,有獎勵的喲!
生一:我撥一個珠,這是1,再撥一個珠,是2,再撥一個珠,這是3……
……
生二:我撥9個珠,再撥一個珠,這是10。哎,還可以把個位上的珠都拿下來,在十位上撥一個珠,這也是10。
學生一邊撥珠一邊念,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懂得了,個位上的2是在撥一個珠的基礎上再撥一個珠得來的,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數感;當需要撥出數字10時,學生發(fā)現,雖然都是1個珠,但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內容卻不同。動動手、動動嘴,課堂氣氛非?;钴S,學習氛圍非常濃厚,這種方法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他們采用獨立自學的方式習得數學知識,從而轉變傳統(tǒng)課堂中以聽為主的學習方式。
三、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
隨著信息技術以教學輔助手段介入數學學科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尤其是教育云平臺的出現,更加快了學習方式轉變的進程。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過程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程。為了使新課改提出的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理念落到實處,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學習,迅速掌握了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下面與大家分享信息技術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
如在教授“位置”一課時,在課前,我根據如何辨別“上下前后”“左右”等知識點,分別編制了幾個教學小視頻,每個小視頻時長都很短,畫面教學內容清晰,排除了實踐活動中那種有很多客觀事物干擾的因素。設計安排一些比較短的視頻,符合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學習特點,而且由于排除了干擾因素,更有利于學生專心地進行自主學習。當看完一個視頻,學生沒有聽明白還想再看一遍時,他們還可以再重新看一遍,或者在中途使用暫停功能,對前面講的內容完全掌握后再觀看后面的知識教學。學習結束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自行選擇題型進行檢測,也可以自主選擇做幾道容易的題、做幾道拓展類型的題,當然也可以自主決定是今天做還是明天做。信息技術的運用,使低年級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總之,在國家建設學習型的社會氛圍中,終身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因此一線教師要努力營造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氛圍,使轉變他們的學習方式的理念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祝玉.關于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關系的感悟[J].小學教學參考,2013.
[2]王華.淺議小學數學課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