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地理作為初中生學習的一門重要科目,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初中生剛從小學升上初中,對地理這一學科還處于非常陌生的狀態(tài),而地圖的識別又是學習地理的關鍵部分,只有熟悉的掌握識圖技能,才能為學好地理這一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從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識圖技能的重要性出發(fā),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識圖技能的培養(yǎng)方法,可供同行參考,一起幫助中學生提高識圖技能,輕輕松松地學好地理[1]。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試圖技能;培養(yǎng);方法分析
引言:
對于初中生來說,地理是一門全新的、待探索的學科,對于地圖的接觸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學習的時候難免會感覺比較吃力。因此教育者必須認識到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識圖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探索學生識圖技能培養(yǎng)方法,以此來提高初中生對地理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識圖技能,使初中生在學習地理時能夠更加輕松、效率更高。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識圖技能的重要性
地圖作為地理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被稱為地理課堂的第二語言,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空間性突出等特點。地圖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規(guī)律和相互聯(lián)系。因此,教育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識圖技能的重要性。
(一)進行“圖”、“文”轉(zhuǎn)換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地理空間記憶能力
地理課本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例如地球的自傳和公轉(zhuǎn)的運動規(guī)律、四季太陽的照射情況、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等,如果僅僅靠老師口頭傳授,學生是很難想象的,而且遺忘的速度比較快。教師可以以景觀圖的形式來展示大洲、大陸、半島、島嶼與大洋、海、海峽等的分布狀況及其相互關系,還可以運用拼圖游戲或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各大洲的輪廓,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如此一來,進行“圖”、“文”轉(zhuǎn)換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地理空間記憶能力。
(二)加深對地理原理、規(guī)律的認識
地理課本中的一些地理原理、規(guī)律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的。如降水與人類生產(chǎn)的關系、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等。如果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讓他們自行對手中的圖形資料進行解讀,再發(fā)掘這些事物背后的聯(lián)系,便可以加深他們對地理原理、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識圖的技能。
(三)地圖識別能夠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課堂上,教師總是習慣性的主導課堂,很多時候站在講臺上單向向?qū)W生輸出知識,但是這種模式卻會讓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而且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課堂上增加識別地圖的部分,引導學生主動對課本里的地圖進行識別和解讀,老師再加以指導,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了地理圖中蘊含的信息,挖掘出了事物之間的深層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增加了地理學習的趣味性,便可以激發(fā)他們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識圖技能培養(yǎng)方法分析
(一)教師應從自身做起,重視對學生識圖技能的培養(yǎng)
初中地理學習的學習效果不佳,很多時候是由于教師本身不注重對學生識圖技能的培養(yǎng),因此,要想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技能,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應從最基礎的部分教起,先幫助學生認識圖例和指向標,認識到拿到一個圖首先要關注標題、注釋和注釋信息,這些小細節(jié)往往在實際讀圖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并為他們接下來解讀地理圖片打下良好基礎。課堂上應適當增加識圖時間所占的比例,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對手中的地圖進行研究,加深理解,培養(yǎng)識圖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學生對地圖有更深刻的了解
傳統(tǒng)的傳授識圖方法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拿著地圖向?qū)W生講解每一個部分的意義,這樣學生接受速度緩慢,而且也不好理解。多媒體技術能夠?qū)D象進行疊加、移動等綜合處理,使圖形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如在學習“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這一內(nèi)容是,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地球轉(zhuǎn)動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地觀察到地球移動的軌跡,這樣既容易理解,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
(三)培養(yǎng)學生繪制地圖的能力
學生在學習識圖技能時,只靠聽和看是不夠的,如果能夠加上學生自己手繪的部分,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熟記課本上的地圖,再在腦海里想象出地圖的大致輪廓,根據(jù)腦海里的印象把地圖在紙上描繪出來。雖然難度較大,但經(jīng)過多次嘗試,學生多次翻閱地圖,并在腦海中反復回憶,久而久之,地圖便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學生能夠獨立的繪制地圖時,識圖對他們來說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三、結(jié)束語
地圖是地理課堂的第二語言,其特點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空間性突出等,也常常作為考核重點出現(xiàn)在考試中,對于地理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地理學習絕對離不開地圖的使用。教育者應該重視對學生識圖技能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來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技能,從而使學生對地圖有更深刻的了解,幫助他們?yōu)閷W習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任俊英. 初中地理教學中提升學生識圖能力的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7).
[2]陳開元[1]. 淺談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60.
[3]楊愛明.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J]. 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4):238.
[4]王燕民;. 提高初中生地理識圖能力的教學與研究[C]// 2018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 0.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興隆林業(yè)局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