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才
摘要: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孩子不僅是社會主義未來的接班人,更是每個家庭的“至寶”,除了享受著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更是全家人重點“呵護”的對象。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而初中教育階段是孩子成長中的重點階段,更是人生的“轉折點”,良好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針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為了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通過研究初中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的有效性,提高其體育素養(yǎng)及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本文通過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有效性,提出了幾點對應的建設性策略,以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運動負荷;學生;教學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的現(xiàn)狀
經(jīng)過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初中的體育教學呈現(xiàn)出很多問題。一方面來自于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影響,另一方面來自于學校的實際教學影響,具體分析如下:首先,教師及學校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味地”追求快樂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而忽略了為學生傳授教學知識的質量,直接忽略掉對應的體育教學的運動負荷,使得學生在實際體育學習中,不能得以足夠的鍛煉時間。其次,學生自身的認識程度不高。由于從小享受著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使得學生對于運動負荷比較排斥,不愿意受“任何苦”,對于體育教學中有關運動負荷,總是不愿意去配合。另外,學生在初中時期,一般都處于叛逆期,而過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讓其很難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而體育運動負荷對其來說更是得過且過,加之學校也不重視對學生的運動負荷教學,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將會越來越差。再次,教育教學設備不足。學校在分配教學資源時,往往分配給體育設備設施的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少之又少,加之學校、家長、學生對其的不重視性,安排的體育教學課程很少,每個學生接觸到教育設備設施的機會與時間更少,因此學生們的運動負荷相應的也會很少。
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量的建議
2.1轉變思維觀念
首先,必須要轉變思維觀念,讓學生和家長意識到健康學習的重要性。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增加運動負荷并不是“吃苦”,而是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發(fā)育。其次,國家體育新課改中有關學生體育運動負荷指出,將落實學生運動鍛煉,是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實施運動負荷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和科學合理的認識態(tài)度。
2.2設計合理的課程教學
根據(jù)學生的負荷量,來設定具體課程。主要從學生的承受負荷能力,及休息恢復時間而設定具體的課程。在具體設計課程時,完善課本教學內容,如:實際鍛煉內容、鍛煉時間、學生休息時常等。將課程細化到每個實施環(huán)節(jié),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去面部表情、肌肉疼痛度、心里接受程度等,同時,還要與學生交談,在交談中了解其對課程的關注度及接受度,將學生反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定到實際教學當中去。
另外,尊重學生自身的成長特點,設定出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目前很多初中的體育課程都是為了應付中考而設定的課程,導致體育教學“一致性”,而學生在實際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同,身高、體重、性別、性格等差異,導致學生在接受運動負荷課程的差異化,因此,教育工作者為了更深一步的掌握學生的差異化,可以設定一定的測試,為學生建立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例如:在慢跑課程中,男生可以跑兩千,而女生只需要跑一拳就可以。在實施教學中,教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抱以同樣的耐心與責任心,學生的理解掌握能力有差別,加之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喜歡調皮搗蛋,因而教師在設定運動負荷課程時,可以為那些愛動的學生設定更多的肢體鍛煉學習,而非理論知識教學。
2.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增加運動負荷,加強學生體育鍛煉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轉變學生對運動負荷的認識后,引導學生轉變對運動負荷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由于受長久以來的教學模式影響,學生更是兩點一線的生活,使得學生“沒有時間”去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喜歡,適當?shù)脑黾舆\動負荷量,每天堅持一個小時的的體育鍛煉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4加強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教學水平
由于體育專業(yè)的老師,本身文化專業(yè)程度不似其他學科的老師那么高,而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的方式也不那么“完美”,因而為提高教學質量,加上學生的運動負荷,必須加強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文化水平。教師也應該根據(jù)新課改要求,轉變教學模式,加強對體育教師的考核考評力度,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全方位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影響”學生,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為學生“輕松、科學、合理、適當”的增加運動負荷。
結束語:
學校的體育教學不僅僅表現(xiàn)在基礎知識的鍛練,還應通過設定合理的運動負荷,來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而通過分析中學教學現(xiàn)狀,并根據(jù)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應的改革方案,包括有針對性的為學生設計運動負荷量,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喜歡,及時與學生溝通,調整教學方案,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以更加專業(yè)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牟先濤. 在體育教學中合理解決運動負荷的思考[ J ].體育教學,2007(2) .
[3] 顧淵彥. 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 J] . 體育教學,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