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
摘 要:中學階段正是學生建立三觀的關鍵時期,語文教育自古以來就起著育人的作用,這個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關鍵。中學語文也是其他科學理解的基礎,學好語文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內(nèi)在素養(yǎng)。過去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當今時代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為教學模式的單一枯燥,學生無法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對語文本身和教學課堂的興趣,甚至是對語文老師的興趣,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的教導者是語文老師,這是教學的關鍵,老師必須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自己對新課改的理解貫徹到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對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做出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教師;教學觀念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推行少教多學,并不是教師不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有高效的追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能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巨大興趣,那么一切學習都將會是非常主動的,老師也可以全面展開對學生的教導,那么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將會是水到渠成。新課改對中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中學語文教學不能單純使用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注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的引導對中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十分重要,教師能否具備合格的素養(yǎng)是中學語文課堂能否高效展開的關鍵點。語文教師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點,語文教師革新教學觀念才能將新課改的內(nèi)容貫徹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
一、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缺陷
傳統(tǒng)的中學語文教學課堂,老師在與學生的教學互動中,并沒有意識到把學生放到主要的位置。學生學習會聽取老師的教學安排,這樣教師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意識有很大影響,很多學生并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對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也沒有感到趣味性,而是單純一股腦地被動接受。這種死板的教學內(nèi)容最終只能讓學生在感到無趣的同時,對語文課堂再無期待感[1]。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師按照教學要求備課,上課的時候就只是按部就班地一股腦塞給學生,并不重視傳輸過程中與學生的積極互動,缺乏激發(fā)學生課堂興趣和營造課堂活躍氛圍的能力。而班級學生成績參差不齊,不可能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基礎,也并不是成績差的學生就不想?yún)⑴c到課堂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有的老師冷落了這些成績一般的學生,導致很多學生對課堂喪失期待感,這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造成巨大的損害[2]。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策略
1.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中學語文教學革新的關鍵是教師對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只要教師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要求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就能夠以實際行動將革新措施貫徹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是教學方式革新的基礎[3]。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轉(zhuǎn)變的關鍵是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新課改下教師教學觀念的革新主要指少教多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中學階段,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提升探究能力。少教多學要的就是教師不斷引導學生鍛煉自身的觀察力和探究分析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獨立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
2.中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關鍵是課堂導入
過去很多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開始講課,嚴重忽視了講課之前的課堂導入。中學語文知識對學生來說還是有難度的,教師如果就這樣枯燥地講課,學生對語文課堂興趣缺乏,就會嚴重降低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在正式講課前,先分析學生的興趣,找準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切入點,用豐富有趣的方式進入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這樣學生就能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從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3.親密的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不能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去對待所有的學生,老師們應該更加親密地與學生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尊重他們的想法,以幽默的方式溫暖學生的心扉。對于成績不大理想的學生,教師不可忽視怠慢,相反,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鼓勵,這對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極大的好處。相信學生如果喜歡老師的話,上課肯定會更加主動積極,對語文課堂教學更有好處。
4.改善教學方式
語文課堂的氛圍對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tài)有很大的影響,如果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就很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學習的知識也是敷衍了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不自覺地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主動參與到教學互動中[4]。不管是因為教師的個人魅力,還是被課堂氛圍感染,亦或者本身對語文的興趣,這都能使課堂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梢杂弥v故事的方式為課堂教學增加樂趣,教師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懸念為誘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猜測,讓他們自主思考,對接下來的課堂內(nèi)容充滿期待,也讓學生的學習印象更加深刻。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的教育要求,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為全面有趣的語文課堂教學,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而不是用單一枯燥的方式管理所有學生。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對于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方式以及調(diào)動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有很高的要求,老師與學生融洽的互動關系是良好課堂氛圍的基礎,輕松的環(huán)境總是能讓學生更加充滿熱情和開放思維。老師除了要保證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課余時間加以利用,給學生的作業(yè)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讓學生充滿樂趣地完成作業(yè)的同時還能對語文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導者是語文老師,這是教學的關鍵。老師必須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自己對新課改的理解貫徹到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邢嫣.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J].文學教育(下),2016(11):133.
[2]渠曉微.淺議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途徑[J].吉林教育,2016(33):74.
[3]姬小文.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提高教學效率[J].甘肅教育,2015(17):63.
[4]呂建強.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