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誼舞課是學校體育類的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性選修課程,這門課程越來越瘦帶廣大大學生的喜愛,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會間接的影響學生之后體育課程的學習與掌握,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關系到學生日后從事的體育相關的工作。因此針對交誼舞課堂的有效教學成為院校急需探討和解決的問題,針對當前各所院校的交誼舞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對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探究。
關鍵詞:交誼舞;教學效果;對策研究
一、交誼舞課程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課堂枯燥乏味
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只顧著自己將交誼舞蹈的知識演示完畢就可以了,學生也只是做做練習,不會有更深入的活動。教師只顧著迅速的將舞蹈理論知識講述完畢,從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要。長期填鴨式的教學使得學生完全沒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在幾年的選修課程結(jié)束之后,也只是對一些舞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簡單了解,根本無法掌握舞蹈的內(nèi)涵。教學方式單一,都只是教師在課堂上教授舞姿。而且由于是一門選修課程,普遍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很多學院的交誼舞課程教學目標不清晰,沒有明確的目標定位。雖然國家大力倡導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也正在落實各項措施。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仍然擺脫不了傳統(tǒng)目標的束縛,照搬照抄原來的教學目標,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更有甚者直接將其他學校的優(yōu)秀經(jīng)驗直接拿來,沒有充分考慮到本校以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展示出本校的特色,因此目標界定模糊,影響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改革停滯不前,教育觀念落后。
2、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沒有學習計劃
盡管學生對這門課程很是喜愛,但是學生也僅僅將這門課程作為枯燥學習中的一種解壓,很多的學生都沒有充足的學習動力,沒有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極差。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舞蹈課堂上進行創(chuàng)新。要讓學生真正發(fā)掘這門課程的獨特魅力,想要學好,并且適時的制定一定的學習計劃。教師在課堂上僅僅只是演示,不去深層次的講解這門課程的歷史由來,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門課程的開設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要與實際訓練相結(jié)合,學用結(jié)合,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
3、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
交誼舞課程教學是一門選修的課程,和其他很多的體育課程息息相關,需要緊跟時代的腳步。交誼舞課程本身難度較大,因此就更需要配置合理的課程體系。課時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且選修課課時和專業(yè)全年總課時應該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課程配置中,課時量不夠,無法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要。本身課時量就不達標,再加上實訓課程開設的也較少,因此選修課程結(jié)束之后學生自身根本沒有得到發(fā)展。
二、提高交誼舞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學生最開始接觸交誼舞這門課程的時候,應該是既好奇又陌生,對于任課教師也有著很復雜的心理。教師和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下,需要首先調(diào)動教師自身的教學情感,盡可能的給學生一個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在良好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向?qū)W生闡述交誼舞的重要作用,也需要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舞蹈和音樂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音樂是交誼舞的靈魂,通過節(jié)奏感受律動,和學生介紹當前交易舞蹈的發(fā)展情況,讓學生知道自己選擇的課程是完全正確的,并且要求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樹立好目標,定好計劃,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提高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技能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程度是不一樣的,在學校進行交誼舞的教學也基本上也是以班級為教學單位,很難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應當提升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學生在選修這門課程之前基本上都沒有進行過專門的舞蹈訓練,剛剛開始舞蹈練習,難免動作不達標,肢體不協(xié)調(diào)。教師就需要從站姿開始進行訓練,有針對性的進行因材施教。通過不斷的反復訓練提升學生的舞蹈動作能力,進一步感受舞蹈的魅力。
3、加強舞伴之間的配合能力
交誼舞一般都是兩個人共同完成的,需要雙方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diào),因此雙方掌控好身體進行積極的互動是關鍵。兩個人的重心要進行協(xié)調(diào),舞蹈起來才會有著一定的默契。在交誼舞課程練習中,雙方要有情感上的交流,無論是倫巴、探戈還是慢三步舞,都要有著共同的理解,追求相同的意境,把握整體上的配合。
4、深化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圍繞交易舞蹈的相關知識,對課程進行定位,改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學校要對學生進行調(diào)研,要明確的知道本課程的定位,依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制定適合的課程。同時要掌握先進的發(fā)展方向,依據(jù)實際制定培養(yǎng)方案。學校要不斷的深化教學改革,改變教師一言堂、一支筆的教授模式。對于舞蹈技術性的較強的專業(yè)課程,一味的演示并不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因此要加大對教學方法的改革。要給學生也還能帶來一定的場景和視聽效果,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直觀感知。交誼舞是一門特別的課程,在言傳身教的同事,也應當讓學生自我啟發(fā),讓學生真正發(fā)自肺腑的喜愛,甚至可以指導學生舞蹈編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最終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交誼舞正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但是發(fā)展較快,教師、學生和各級部門都應當齊心協(xié)力,促使這門課程成為具有一定的鍛煉價值的課程。
參考文獻:
[1]張世文.體育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
[2]朱鵬屏,王蓉.改進和提高體育舞蹈教學效果初探[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14(18).
[3]賈宗武,王惠珍.體育舞蹈課對于學生終身受益的影響與價值[J].文教資料,2016(07).
作者簡介:曾祥萍(1961—),女,漢族,重慶理工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和田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