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德律
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全面開展健康、有序的學校課程成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舉措。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上有無學習興趣,其學習結果是不一樣的。在當前化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農村中學激發(fā)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化學教師需要不斷研究和思考的教學課題,對學困生而言,學習興趣是課堂學習的關鍵,作為教師要幫助學困生克服學習困難,并從學習困難的陰影中走出來,是教師當前迫切需要重點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農村中學;學困生;化學興趣;方法策略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識的學習需要具備興趣,才能推動學生不斷自主地探索知識??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興趣的培養(yǎng)是使學生擁有學習意愿的重要方式。但從當前農村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來看,農村父母文化水平較低,且多數在外打工,無法輔導子女的學業(yè),進而農村中學中多出現學困生,他們學習動機低、成績差、缺乏學習方法等,使得在知識的掌握上落后于一般人。而教育要實現公平,就需要重視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問題。
一、農村中學化學學困生
農村中學由于內外方面的多種因素,使得農村中學的學困生數量相較于城市中學更多,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教育公平,因此,需要重視對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國外學者對學困生所下的定義為:在掌握知識或者獲取某種技能時要想達到普通人的水平必須比普通人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的人群。而國內學者對此認為學困生是某一門課或幾門課的成績顯著低于一般水平的正常學生,便稱為該課的學困生,學困生不包括z智力障礙、身體殘疾和心理缺陷的兒童[1]。于此,化學學困生即在化學課程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表現為不能真正認清化學學科的本質特點、不能利用化學思想解決問題、在化學學習中不善于思考和總結等方面。
二、農村中學激發(fā)化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策略
1、以化學實驗現象激發(fā)學困生興趣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這句話道出了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來源于主動參與獲得的成就感。化學課堂的學習除了理論知識外,更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化學實驗,許多的化學實驗都伴有發(fā)光、放熱、顏色變幻等現象的出現,學困生參與觀察化學實驗,能激發(fā)其學習化學的興趣。
2、實施進步獎勵激發(fā)學困生興趣
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需要健全完善的獎勵機制,完善的獎勵機制不僅可以激發(fā)老師認真教學的熱情,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由于農村中學辦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化學實驗的開展主要以小組為主,然而優(yōu)秀的學生不愿與學困生一起實驗,由此引發(fā)學困生的煩惱;而學困生抱團的小組,在儀器的使用上困難重重,由此需要教師及時發(fā)現問題,做好溝通交流工作,教育優(yōu)秀的學生不應排斥學困生,應積極主動幫助學困生;面對學困生對實驗操作、實驗現象不熟悉的狀況,可采用“集贊”的方式激勵他們參與實驗,當學困生群體中誰有進步就獎勵一個“贊”,一旦集齊五個“贊”就可以單獨到實驗室再做一次實驗。這種集贊的方式非常符合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競爭且富有挑戰(zhàn),學困生為了獲取老師的贊,便會在課前加強預習,課堂積極參與表現,逐漸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上掌握技巧,越來越對化學學習產生信心和興趣。
3、借助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困生興趣
農村中學化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可借助情境教學法來操作,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以微觀角度來認識,微觀世界變化莫測,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可通過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的方式,將微觀事物的發(fā)展、變化以直觀、顯現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又能激發(fā)學困生地化學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原電池的概念與形成的條件時,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銅鋅原電池實驗情境的方式,將實驗儀器的組成、操作步驟及實驗現象在實驗情境中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從實驗情境中分析教學的原因,此外,還可利用flash動畫演示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在實地的理解基礎上激發(fā)學習興趣[2]
結束語:
農村中學的學困生數量相較于城市中學來說較多,其原因可從學校和家庭兩個環(huán)境進行分析和探討。在實現教育公平,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趨勢下,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都應值得被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成為教學改革中的重點研究問題,作為化學教師,應積極探索多種教學方式策略改善學困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如情境教學法的使用、競爭激勵意識的激發(fā)以及主動參與實驗操作等都能激發(fā)學困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梁培華. 新課改理念下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 廣西教育, 2018(1).牟鵬洲
[2]趙永霞, 毛蓉. 高中化學習題翻轉課堂“轉困培優(yōu)”實踐[J]. 化學教與學, 、2018(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