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泰龍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時代的不斷進步,在生活條件不斷得到完善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事業(yè)。隨著近幾年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也在嘗試新的教學模式,為了滿足當前時代的教育需求,應當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對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提高我國高校的鋼琴教學效率,達到鋼琴教學,以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對策
一、引言
為了保證我國高校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鋼琴知識,本文主要分析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模式不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等,提出相應的改革創(chuàng)新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高校鋼琴教學活動非常簡單,但是新改革體制下進行鋼琴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非常關鍵。而本文正是從這一改革現狀及對策進行研究。
二、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現狀
(一)鋼琴教學設計過分強調知識維度
設計高校鋼琴鋼琴教學時,不僅要從整體上把握高校鋼琴鋼琴教學設計的綜合性、差異性等特點,而且要具體考慮鋼琴教學設計的對象、維度和過程。由于高校鋼琴教學活動綜合性的基本特點,因此有必要結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考慮,進行高校鋼琴鋼琴教學具體化,使鋼琴教學更加豐富,而且有選擇性。但是,我們發(fā)現樣本中的鋼琴教學僅有14篇設計結合三種維度分類設計,且大部分鋼琴教學設計流于形式,過于“空”“大”,缺乏具體可行的可操作性,而且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課程的影響,缺乏對高校鋼琴教學課程鋼琴教學全面性的深刻認識,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關注程度遠大于情感的發(fā)展。例如在高校實施鋼琴教學,從知識和體驗維度對學生的發(fā)展進行了預設,但對學生的能力和情感的發(fā)展沒有提出很好的指導,過于局限。
(二)鋼琴教學的行為主體模糊
在設計高校鋼琴教學活動的鋼琴教學時,需要考慮高校鋼琴教學活動參與人員——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因此可以從師生兩個角度來分別設計活動鋼琴教學。然而現階段的教學設計中,雖然有一大部分的鋼琴教學設計考慮了師生兩個角度,但是往往將學生的學習鋼琴教學和教師的鋼琴教學混雜在一起,反而起不到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教師開展活動,幫助學生達到學習鋼琴教學的作用。例如在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沿江高校實施的“我是小小稅務官”的鋼琴教學,包括知識、情感和能力三個方面,從三維鋼琴教學體系的角度來看,有考慮到了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而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水平發(fā)展一個方面。但是細究鋼琴教學的行為主體,以教師為對象的鋼琴教學和以學生為對象的學習鋼琴教學參差在一起,造成混淆,反而不能更好地為指導高校鋼琴教學活動的實施提供具體切實地參考。
(三)活動類型單一,過分青睞參觀訪問
高校鋼琴教學課程需要通過設計多姿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自主地學習機會,滿足高校生發(fā)展個人興趣、特長的需要。但是,學者郭元祥調查發(fā)現學生開展的主題活動太過單一,雖然經歷了若干主題活動,但由于沒有根據高校鋼琴教學活動基本類型進行分類指導,學生始終在重復某一種類型的活動方式。這種情況在本次研究結果中也有體現,選用比例最高的活動類型是資料研究、訪談記錄、參觀訪問、信息搜集等。這些活動類型雖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各有益處,但普遍缺乏動手操作。原因分析:教師習慣于用學科教學的方式方法來實施高校鋼琴教學課程,如在教室“教”高校鋼琴教學課程,甚至還出現以在電腦教室查資料取代高校鋼琴教學課程研究性學習和信息技術教育的形式主義現象。
三、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策
(一)明確鋼琴教學設計的行為主體,注意鋼琴教學的全面性
學者姜平提出如有必要可以從師生兩個角度來設計鋼琴教學,這對于增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指導學生的活動都有很好的幫助。筆者認為要將對學生鋼琴教學設計放在首要位置,具體化層次化學生鋼琴教學。比如,“培養(yǎng)孩子樂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這一鋼琴教學,只要教師組織了有關團體合作的活動,這一鋼琴教學就算達成了。至于學生在團體活動過程中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有多少提高,這一鋼琴教學的達成程度是無法評價的。因此,鋼琴教學的表述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上面所提到的鋼琴教學表述為“學生具備一定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更科學合理。同時,一個高校鋼琴教學活動常常需要實現多種鋼琴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素質和能力,如知識鋼琴教學、能力鋼琴教學、過程與方法鋼琴教學和情感鋼琴教學等等,但由于活動的類型不同,活動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也不同,活動鋼琴教學的側重點也必然會大不相同,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顧此失彼,過渡強調知識鋼琴教學,應根據實際情況突出重點鋼琴教學和重點鋼琴教學的重點方面,注意鋼琴教學的權重分配,堅持鋼琴教學設計的全面性原則。
(二)選擇合適的活動類型
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是高校鋼琴教學課程資源的源泉。教師不應該局限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實踐性的基本特質決定了它的開展形式以活動為主。因此選擇合適的活動類型顯得尤為重要,與主題匹配的合適的活動類型可以為孩子們提供機會,在“做”、“考察”、“探究”、“實驗”“創(chuàng)造”、“表現”、“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田小書. 新課改背景下高校鋼琴教育思路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評《當代美國高等鋼琴教育的理念與實踐》[J]. 高教探索. 2017(05)
[2] 劉甄. 新時期我國高等院校鋼琴教育教學的問題與改革策略[J]. 黃河之聲. 2016(12)
[3] 景鵬. 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思考[J]. 四川戲劇.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