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影
(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 221143)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素質教育已經逐漸深入人心.高中生物教學科目是高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因此,當前高中生物教師應當要注重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的落實工作,從而培養(yǎng)出契合時代需求的高中人才.在具體的改革工作中,高中教學管理部門和高中生物教師要認清現今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著的問題,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而構建出高效的高中生物教學課堂,進而讓高中學生的生物成績得到大幅度加強.
當前高中教學管理部門要知曉目前影響高中學生提升自身生物成績的問題,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全方位分析.下面列舉現今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著的問題.
1.教學方式滯后,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提升
高中階段的學生擁有著相當活躍的思維能力,與此同時他們也擁有著較為強烈的玩樂心.因此,當前教師應當要將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作為高中生物教學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但是目前許多教師所使用的生物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存在著相當嚴重的滯后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生物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是難以得到加強.
2.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
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是目前高中教學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生物也不能例外.然而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許多教師往往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最為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實驗教學,學生的思維將會被釋放,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會加強.然而由于教師忽視實驗教學的落實,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自然是無法轉換成為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的時候應當要結合教學現狀和學生心理,只有這樣,創(chuàng)新性改革工作才會落實完善.下面列舉高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
1.轉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理論
當前教師應當要轉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理念,要建立在認識高中生物教學科目特性的基礎上去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帶入高中生物教學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加強.例如:教師可以將酸奶等等食品帶入教學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現實物品的學習去了解真菌的相關知識,這樣他們的生物成績就會得到提高.
2.要給予學生課堂主體的位置
現今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應當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去進行生物教學,從而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加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自如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對抗的形式去進行生物教學,將高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結合進生物教學中去,通過分組完成任務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生物學習中,從而提升他們的生物成績.
3.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科目是一門兼具實踐性和理論性的教學科目,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應當要注重實驗教學.與此同時,生物實驗教學也是培養(yǎng)高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最為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摒棄傳統(tǒng)自身演練,學生模仿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采用“微課”作為實驗教學最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從而讓實驗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的加強,進而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現今的時代是信息技術的的時代.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去進行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書本中的教材去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中的圖片、視頻和音樂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加強.此外,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帶離生物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自然山水間去進行生物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現實性強,可以讓學生充分吸收生物教材中的知識,他們的生物成績將會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目前我國教師的生物教學負擔將會加重.因此,教師應當要將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工作落實完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理論,可以給予學生課堂主體的位置,可以注重實驗教學,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生物教學,從而讓高中學生的生物成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敏芝.“微課”運用于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0):38-39.
[2]管新芳.高中生物課堂活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林區(qū)教學,2017(6):36-37.
[3]陳果.芻議高中生物學習的方法與效率[J].新校園:中旬,2017(4):36-37.
[4]羅永麗.淺談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與職業(yè)引導[J].新校園:中旬,2017(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