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雪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 211300)
高三復習課學生經(jīng)常感覺是比較枯燥的,而且復習過后會有些知識看起來比較瑣碎.有機化學復習中,特別是有機合成題目,學生經(jīng)常會覺得無從下手,因此在考試中有機合成題目得分率較低,甚至有些是空白.為了突破這樣的難點,本節(jié)課施教者就試圖先提出目標、研究方向,然后再通過題目練習來尋找突破點和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讓學生在訓練中既了解解題的“套路”,又清楚需要哪些儲備知識來應對考題的變化.
能利用不同類型有機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設計合理路線合成簡單有機物.
高考試卷中有機部分考點的考查比較穩(wěn)定,其中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與有機合成部分一直是難點部分,學生得分率較低,更有些同學瀏覽題目后,覺得沒有思路變放棄合成題的書寫,本節(jié)課就是專題介紹有機合成書寫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突破點和方法,克服畏難情緒.
重點:有機流程的解讀和分析.
難點:依據(jù)信息能合成目標有機物.
1.課前準備
請學生在講義上完成有機反應基本類型的歸納、基本反應的梳理及重要官能團性質的總結,這樣課本上的基本知識不用占用課堂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復習效率.
2.試題特點分析
類型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備注步驟6步4步5步5步4步4步4步已學反應4131221題目信息2324223從題目特點可見,一般有機合成為4~5步,題目中的信息一般都會用到均為有機大題的第5小題
通過考試要求的梳理,使學生從大的方向明確這部分知識在高考中的要求;然后通過分析近幾年高考中信息使用的情況,知道從哪里找突破點,使學生明確解答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課堂實錄
【自主梳理】官能團性質及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對應的常見反應類型;常見官能團的引入.
分析以自主梳理表格形式讓學生回憶起基礎知識,并未合成做好知識儲備.
真題解析(2016年江蘇高考題,節(jié)選)
高三學生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就是對真題的研究,并能積極歸納總結出的出題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
此題先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尋找流程圖中的重要官能團的轉化情況;讓學生在講學案上用筆圈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很有效的完成,然后大致分析下官能團變化時的反應類型,并留心特殊的反應條件.
整個過程比較流暢,當然與之前的自主梳理有一定的關系.
請學生分析原料和目標產(chǎn)物之間的區(qū)別,引導大家用逆合成法分析合成路線,并書寫流程圖.
本題使學生了解分析過程,并注意條件的正確書寫,會利用題干信息解決問題.
完成重點的突破.想一想:
完成有機合成題的基本思路?
為什么合成思路、合成路線都正確,卻得不到滿意的分數(shù)?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1)結構簡式書寫要規(guī)范.
(2)利用已學反應時,條件要準確.
(3)充分利用題給信息,尊重信息中所提供的條件和反應.
4.用熟悉的、合理的反應,絕不可臆測一些反應和條件.
請學生分析,方法歸納,其實這個思考過程就是學生在回憶自己的解題過程,把方法具體化、體系化.
在有機合成題目解答中,很多學生就算分析出了合成路線,也很難拿到滿意的分數(shù),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對條件掌握的不準確,對題干信息條件使用的不準確,更有學生會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臆測一些不確切的反應和條件,這些都是要跟學生強調(diào)的.
本節(jié)課在例題分析上時間把握的還比較理想,但是在后期總結時,學生不會用歸納性語言總結自己的解題收獲,還有就是在產(chǎn)物的分解上很難突破,在中間合成的個別環(huán)節(jié)容易“卡住”,以至浪費了時間或流程書寫不夠準確.
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更加強化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jù)合成路線中幾種常見轉化,建議教師按官能團的性質對教材反應進行梳理.特別是易錯點要加以強調(diào)(如鹵代烴消去和醇消去條件的混淆、酚酯和醇酯消耗NaOH量的差錯、甲酸酯和一般酯性質差異)
2.在專題復習時,還需要有獨立課時來了解近幾年常見的已知信息、重要反應原理,開拓視野,培養(yǎng)學生見生不慌.從合成路線中讀懂反應的機理,能夠遷移應用.但不需要將新信息作為已知反應增加學生負擔.
3. 復習中要增加仿真性訓練,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及時反饋復習效果.
4.復習中要立足課本,夯實基礎.依托官能團轉化為核心骨架,對反應條件等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梳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