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怡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個體由童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他們面臨的不僅是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更有驟變的社會環(huán)境,單一的家庭教育,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如果這個階段缺乏正確的引導,就會導致各種情緒與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初中語文教材主題多樣,人物性格頗具魅力,蘊含著豐富而積極的心理健康資源。根據(jù)初中語文教材編排特點,運用有關(guān)心理輔導的知識與方法,以情感教學為基本教學模式,探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語文學業(yè)情緒;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041-01
學生在步入初中以后,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視野的豐富及思維的變化,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和自我認知等方面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問題,尤其是隨著青春期情緒的起伏不定,各種心理矛盾紛至沓來,使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產(chǎn)生心理疾病。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頒布了《關(guān)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進行學科滲透教學能有效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并且因為其過程是長效性、潛移默化的,更能克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咨詢化模式所具有的教育時間短暫的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包含的內(nèi)容很豐富,人格、情感、品德教育等等,語文教學教學目標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維度尤具學科優(yōu)勢,所以語文課堂應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
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語文教材中許多散文小說詩歌名篇充溢著強烈的情感;教師與學生互動的課堂既是認知信息的傳遞,同時也是情感交流的回路。情感教育能夠?qū)σ粋€人的品質(zhì)和人格、心理起到調(diào)整和糾偏作用。因此,語文課堂應注重以情感教學為主要模式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處于飽滿狀態(tài)的時候,激動、敬佩、震撼等都有助于學生去選擇健康有益的心理品質(zhì)。其次,應以教師良好的主導情緒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促成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教師的情緒往往影響到學生的情緒,教師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出健康的學生來。再者,融洽師生關(guān)系,在寬松和諧的情感氛圍中培養(yǎng)積極情緒,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學生只有處在“心理安全”情境下,才會盡可能地發(fā)掘潛力,發(fā)展思維。
第二,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nèi)容與個體的心理成長有關(guān)。我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分析內(nèi)容特點并從中提煉出有利于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思想,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語文教學中。上冊六個單元,第一二單元分別以人生為主題;第三單元的詩文寫大自然的美景;第四單元反映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第五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第六單元通過童話、神話、寓言等反映現(xiàn)實的美或丑。根據(j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期理論,初中階段是人生全程八段中最重要的時期,是人格發(fā)展歷程中的關(guān)鍵,這一時期的發(fā)展危機主要是自我統(tǒng)整對角色混亂。從心理輔導層面而言,對初一也即七年級學生來說應該把握的重點應該包括入學的適應性輔導與自我意識輔導。綜合以上理論指導與教材內(nèi)容,確定本學期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主題內(nèi)容為“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積極面對生命,培養(yǎng)樂觀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學會愛,愛自然愛科學愛人類”、“學習作品主人公或作者,汲取人格力量”。在六次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穿插進行四次團體活動,主題為“學習適應篇”、“自我意識篇”、“熱愛生活篇”、“意志責任篇”、“心靈成長篇”、“熱愛生命篇”。
第三,嘗試將心理輔導理念與技術(shù)運用于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老師的教育工作除了課堂教學、還有育人。在教育教學中,尤其在遇到問題時,很多心理咨詢、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可以被靈活地運用。比如,心理輔導中的閱讀治療與角色扮演也可以用于語文教學中。可以利用教材的主題,在相應的教學完成以后,推薦適合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書進行閱讀并組織討論或是進行課本劇改編表演,在語言文字的熏陶中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當然,心理輔導方法都是輔助于語文教學的,教師應當將之靈活滲透于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與目標中。
心理健康滲透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過程是隨機的,像春雨潤物般自然無痕。育海無涯,教山有路,當以“樂”作舟,以“巧”為徑,新的課程改革給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地開拓進取,才能在語文課堂里開辟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片天地。
參考文獻:
[1]王丁惠.語文文本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研究.福建師范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7.
[2]王萬清.讀書治療.廣州:世界圖書出版社,2003:5-64.
[3]鄧小花.關(guān)于語文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原理的實踐應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
[5]孫菊霞.創(chuàng)傷敘事與寫作治療—學校語文教育中的心理輔導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6]安慧敏.初中語文與心理健康教育.山東師范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6.
[7]劉華山.心理健康概念與標準的再認識.心理科學,2001,24(4):480-481.
[8]張信勇.寫作療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9]江光榮.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務(w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9-251.
[10]陳育榮.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索.江西師范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6.
[11]施鐵如.寫作的心理治療與輔導:功能、原理及其應用.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