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煥揚
摘要: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對“反饋效應”進行心理實驗,通過實驗結果能夠總結出: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對學習和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并且即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所產生的效應更大,教學反饋是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能夠有目的的進行教學反饋,那么將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這些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要第一時間受到學生的學習信息已經知識點掌握信息。但是從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來看,多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其關注點放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方面,而完全忽視課堂反饋的重要性。沒能在學生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對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及時的收集和分析,沒能從中總結出教學經驗。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了解教學信息,讓知識在課堂信息反饋中得以生成,保持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一致性,從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饋信息;收集;利用
一、在課堂巡視中捕捉即時信息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探究性學習和合租性學習已經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但是,有效課堂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在自由開放課堂中,教師所扮演的身份主要是引導者,教師在課堂內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為進行觀察,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不斷能夠更好的輔導掌握不好的學生,增強其分析與解題的能力,還能夠讓掌握較好的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拓展他們的思維推廣度與深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下面我們通過一則案例來闡述如何在課堂巡視中捕捉即時信息。
案例:在方程(m2-3)x2-3(m+1)x+2=0中,當m為何值時,該方程有兩個不同的實數根。
在巡視過程中能夠發(fā)現,多數學生通過自行思考能夠結合一元二次函數的根判定方法得出該問題的答案,但是也有部門學生沒有明白題目的含義,這就使得解題出現片面性。結合巡視的情況,我選擇兩名同學分別到臺前在黑板上進行解題。然后由下面的同學對這兩名同學的解題方式進行分析是否存在問題,讓同學展開討論。兩名同學分別解題完畢之后,教師再對其進行點評。通過請運用不同解法的學生分別闡述自己的解法,然后師生共同刨銑解題方式是否正確,產生錯誤的原因,找出糾正的辦法,并寫出每道題的正確解答,讓學生的困惑、錯誤得到及時消除和糾正,思維的火花被及時點燃,學生就會有探索者的收貨,發(fā)現者的歡樂和勝利者的喜悅。
二、借助課堂提問,準確把握學情
課堂提問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手段,同時也是信息輸出和反饋的主要渠道,每一位數學教師都必須要明確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不僅要善于提問,還要能夠做到有效提問,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巧妙提問。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精心準備一些問題,通過提問抓住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暴露的反饋信息,做出引導或有針對性的補救,這樣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下面通過一則案例來闡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三、優(yōu)化課堂練習,做好實時反饋
數學課堂練習時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獲取教學反饋最及時、最準確的方式,課堂練習不是對所學新知的簡單重復,不是簡單地把教材上的“做一做”當成唯一的課堂練習,而是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針對性比較強的課堂練習,做到重點突出,層層遞進,讓學生的學情得到充分暴露,幫助教師及時有效地調控教學過程,更科學、合理地組織后續(xù)教學。
總之,課堂教學如果沒有反饋信息那么是很難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教師要重視發(fā)揮反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針對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此來不斷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顧亞紅.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反饋信息的收集與利用[J]. 考試周刊, 2014(26):77-77.
[2]程艷. 善于捕捉反饋信息,實施課堂有效教學——淺談初中數學反饋教學[J]. 數學教學通訊, 2014(19):31-33.
[3]湯勝慶.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3(8):78-78.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恩城第二中學 52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