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釗
【摘 要】新形式下,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已刻不容緩,廣大一線教師一直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焦點話題不斷探討并進行一系列地嘗試。依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本文從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強訓練——運用評價四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就語文教學而言,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fā)展,使之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并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簡單地說“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正當?shù)姆绞胶褪侄危谝?guī)定時間內(nèi),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一、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
人們常說醫(yī)生的功夫在臨床,教師的功夫在課堂。一堂好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課堂內(nèi)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并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卻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主次分明。抓住課文的難點,設計教學的形式,問題的處理方式才不會單一,課堂教學才會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
二、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在課之始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使求知成為一種動因。在新課教學之前,要重視新課導入語的設計,讓學生盡快地進入特定的情境。如教學《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課前可展示深圳特區(qū)如今的繁榮景象的畫面,并伴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解說,如“同學們,這里是現(xiàn)在的深圳特區(qū),瞧,座座高樓大廈琳瑯滿目,人們穿著高雅華麗;工作之余,各種悠閑方式應有盡有,幸福滿足寫在人們的臉上。你們想去那兒看看嗎?可是你們道嗎?改革開放以前的深圳只是一個小村莊,那里又是怎樣的呢?是什么原因讓深圳變化如此之快呢?你們想知道嗎?這樣精心設計的導語,便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探求新知成為動因,良好的開端已成功了一半。
在課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課中,教師除了使用激情的語言外,應積極采用電教、插圖、簡筆畫等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太陽》、《沙漠之舟》《手上的皮膚》等這些較為枯燥的說明文時,可用簡筆畫適時畫出太陽、駱駝、手形的樣子。這樣便會使學生精神為之一振,而主動地參與學習有關知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課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自覺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未知。下課前,如能留下故事的懸念,設計讓人尋味的問題,定能激起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成年人況且常會被“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的提法所吸引,更何妨好奇心極強的少年兒童,不“打破沙鍋問到底”才怪呢?如一位老師在教《美猴王》時,曾設計這樣的結(jié)束語:“學習了課文,孫悟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加強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途徑
課堂訓練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與技能的訓練,以此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設計并運用好聽說讀寫訓練,既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1.先談談聽的訓練。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聽錄音朗讀,聽教師范讀等,來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興趣。如在教完《一夜的工作》后,我向?qū)W生介紹《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并配樂朗讀給他們聽,這樣便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使他們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更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深入體會總理就是這樣為人民奉獻一生,這樣“總理為人民,人民愛總理”這一感人至深的主題也得到深化。
2.其次是說的訓練。教師可根據(jù)實際,設計“主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思考。然后,讓同桌、小組討論,或是全班性匯報,或是讓學生質(zhì)疑、釋疑解難,使學生積極地多動腦筋多動口。
3.接著是讀的訓練?!缎抡n標》非常重視讀,總目標,階段目標都著重指出讀的重要性。“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遍喿x教學,實質(zhì)就是導讀過程。讀的形式也很多,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略講、精講的需要等,選擇讀的時機和形式,而不能為讀而讀,流于形式。
4.最后談談寫的訓練。只要我們隨手翻開語文課本,就可以發(fā)現(xiàn)課后有許多練習都與寫有關。如讀讀寫寫,聽寫、默寫,造句、小練筆等。教師切不可簡單地以講來代替,應讓“寫”進入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寫,寫自己所見,寫自己所聞,寫自己所感,包括畫畫、寫寫、批批改改。
四、運用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有經(jīng)驗的的老師往往十分善于運用評價的手段,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通過評價,學生得到了肯定與鼓勵,增強了學習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在重視語言性評價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學會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輕輕地撫摸等,這些無聲的評價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例如。當某學生回答問題準確生動,教師可以用贊許的目光表示鼓勵,或肯定地點點頭,拍拍學生的肩膀;當學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師可用皺眉、沉默、凝視等以提示;當學生自覺性較強,課堂紀律較好時,教師可用親切的目光主動捕捉學生的視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要吝嗇這小小的舉動,它會拉近你和學生的距離,提高教學效果。
五、結(jié)論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領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較高的自身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課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適應新的教學形勢。
參考文獻:
[1]李倩.如何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
[2]孫麗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J].學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