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君
[摘 要]“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愛因斯坦的經典名句,對于學生來講,把一門沒有興趣的課程學好是很難得,學生的成績不好我們絕大部分教師會歸結為學生不自覺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認真完成,其實學生不愿學習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我想學生對某門課程不感興趣是不想學習的關鍵。那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我是怎樣培養(yǎng)學生如何化學產生興趣的。
[關鍵詞]興趣;培養(yǎng);啟發(fā);提問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愛因斯坦的經典名句,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學生才開始接觸化學,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科目的知識基礎來左右他們對學習化學的態(tài)度。想要讓學生消除對學習化學的恐懼感和陌生感,化學的第一堂課是非常的關鍵,當然,后續(xù)的課程也非常的重要,只有徐徐漸進,才能讓學生產生比較大的興趣。筆者認為,讓學生對化學老師產生好感,是讓學生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每年的新一屆的學生,要讓學生清楚我們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學能手,是一個值得學生新來的好朋友。下面談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樹立良好形象,展示人格魅力,產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不是穩(wěn)定的,它受制于環(huán)境,而教師影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富于人格魅力的教師,學生就會敬慕他的學識,模仿他的言論和行動,從而也就連帶喜歡他所任教的科目。我每次在上課前就在鏡子前照一照,看看頭發(fā)是否整齊,衣服是否整潔,工作過程中還做到了守時、守信,比如上課前我做到了提前一分鐘站在教室門外,下課絕不拖堂,答應學生的事絕不食言。教師也不能只捧一本教科書念一輩子,要廣泛涉獵學科知識,善于捕捉與化學有關的最新的科技動態(tài)和社會信息,在課堂內外都要注意對學生有直接的語言美、儀態(tài)美,更重要的是要重“德”,化學也好,其他科目也好,都必須建構在正確的道德觀念之上。這樣,才能正確的使用所學的知識。與此同時,加之莊重大方的儀表,博大精深的學識,親切謙和的態(tài)度,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產生愉悅感。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能從容大方地旁征博引,巧妙應對,使學生在教師美麗的情操中產生積極情感,進而也會產生對化學的興趣。
二、上好第一節(jié)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節(jié)化學課,對培養(yǎng)今后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尤為重要。初中學生第一次上化學課,總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們想要上好第一節(jié)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要設計許多問題“催化”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們主動地學習。例如,緒言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什么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老師再問:“氫氣球為什么能飛?”“如果改用口吹的氣球,它能不能飛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口吹的氣球不能飛?!睂τ谶@些疑問,老師可不作答,既而還可以再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熱天時食物為什么會腐爛?”“鐵為什么會生銹?”“煤氣為什么會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過多可以用什么藥治療?”等等。恰當?shù)脑O臵“問題”,在學生面前不斷地提出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的濃厚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永不滿足。
三、努力上好緒言課,提高學習興趣
化學是九年級才開的一門新課,所以第一節(jié)緒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把第一堂化學課上得生動、有趣,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上好緒言課,我想: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在教案設計過程中,要把緒言課的教學難點定在激發(fā)興趣和樹立信念上,如我在教授緒言時是這樣引入的:進入教室先拿出事先用毛筆蘸上酚酞試液寫上“化學”的一張白紙,將這張白紙貼在黑板上,然后用事先裝入氫氧化鈉溶液的噴瓶向白紙上噴,然后白紙上出現(xiàn)了兩個紅色的字“化學”。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此時,興趣大增,歡欣不已,繼而表示驚訝,緊接著又做了一個“清水三變”的 魔術,由“清水”變成“牛奶”又變成“汽水”再變成“牛奶”,進而把學生的情緒推到高潮。最后我說:“如果想知道這其中的奧妙,我們就要學習化學這門課。隨后,我又簡單地介紹了化學與生活的關系,講解了化學的發(fā)展史,介紹了綠色化學,從而激勵同學們努力讀書,發(fā)憤圖強,將來為我國的化學事業(yè)做出貢獻。學生聽后興趣大增
四、理論聯(lián)系生活,引發(fā)學習興趣
化學知識本身理論性強,免不了枯燥與乏味。如果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涉及熟悉的生活常識,他們自然會關心注意引發(fā)興趣。把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價值與用途。 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處處都可以找到化學的身影;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化學;無處不在的自然現(xiàn)象中蘊涵著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豐富素材。因此我們的教學也應該走向社會,貼近生活實際,以此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如: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后會有黑色斑點生成;家庭裝修的各種金屬器具一段時間后變得暗淡;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非常茂盛等等。這些奇妙的現(xiàn)象很平常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會去注意,會去了解。當提出這些問題時肯定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時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水泥、鋁和氮氣的性質,加深他們的體會。利用日常的東西來舉例,更能讓學生牢記,讓學生認為化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不僅能夠解決他們的疑惑,使他們增長知識和提高能力,還能讓他們更好地認識身邊的物質,更好的利用身邊的資源,從而造福人類。
開展多種形式的化學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學生實際,組織引導學生去接觸自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身邊。如:在講愛護水資源一課后,讓學生調查、了解生活周圍有哪些浪費水資源現(xiàn)象,有哪些水的污染源,并通過討論提出節(jié)約水的可行性建議。再如講有機合成材料一課時,可讓學生收集一些服裝的標簽,察看服裝面料里料的纖維種類。還有,在講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課后,讓學生調查我市汽車、工廠和家庭等使用的不同燃料的性能、價格,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所采取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等。
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身邊,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化學,進而能激起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胡捷.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2).
[2]文明勇.初中化學教學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