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歡
摘要:當前,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越來越注重個性化閱讀,從而更新了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更加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再一味地灌輸知識,鼓勵學生說出閱讀之后的感想感悟,充分了解學生是否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想法,促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
前言
以往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完成教學任務,進而忽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逐漸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難以調(diào)動學生主動閱讀,致使教學氛圍非常沉悶,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情緒,便會厭煩閱讀書籍,必然會降低主動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此,以下文章提出了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便可改變這一現(xiàn)狀,解決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意義
所謂個性化閱讀是指小學三年級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到長期灌輸知識,學生容易抵觸閱讀,逐漸對閱讀失去興趣。因此,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應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引導學生依次閱讀文中的各個段落,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機會展現(xiàn)出自己的閱讀水平,以便于教師充分了解每位學生能否正確斷句,對于閱讀不通順的學生,加強閱讀訓練,便可帶領學生反復閱讀,通讀幾遍后,學生流利、通順閱讀文章,斷句非常準確,吐字非常清晰,閱讀水平能力提升,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和出色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鼓勵,起到激勵的作用,促進學生以良好的狀態(tài)主動閱讀各種課文,積極性和自覺地得以提高,而且,主動性被調(diào)動起來??梢妭€性化閱讀必須要到以學生為中心,將閱讀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漸漸地在自主閱讀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更加扎實地掌握課文抒發(fā)的思想感情以及運用的敘述方式、修辭手法等等,進一步增強學生文化底蘊,有利于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由此可知,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個性化閱讀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一)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文閱讀
目前,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文閱讀,促使學生積極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便可增強閱讀動力,由被動的狀態(tài)轉(zhuǎn)為主動閱讀,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在閱讀中學生深入分析和思考,仔細品讀課文各段的含義以及字詞句描繪的景色,漸漸地深刻體會到課文各段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同時, 學會自主分析課文內(nèi)容,有效提高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燕子》一課時,先帶領學生共同閱讀,之后,告訴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舉手大聲朗讀,驅(qū)使學生積極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在反復閱讀中讀音更標準,語感明顯增強,并且,注重帶著情感閱讀篇章,進一步提升朗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同時,提高個性化閱讀質(zhì)量,可見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課文,發(fā)揮出主體作用,教學中主動品讀和朗讀,整個過程中注意力時刻保持集中的狀態(tài),更專注更認真。因此,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必須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在閱讀中理解和掌握課文的思想感情,以及蘊含的主旨思想,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1]。
(二)鼓勵學生表述閱讀感受
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預留時間,指導學生自主閱讀,還應多鼓勵學生說出閱讀之后的感想感悟,促使學生在鼓舞下,踴躍舉手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打開心扉闡釋觀點,而其他學生可以舉手補充,有利于營造活躍的氛圍,促使學生興致勃勃,積極主動閱讀后,勇于表述閱讀感受,便可了解學生是否完全理解課文內(nèi)容,對于語言表述不當?shù)牡胤?,予以補充和講解,使學生正確認知課文蘊含的道理以及抒發(fā)的情感,進而全面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內(nèi)容,學習效率、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在學習《臥薪嘗膽》時,帶領學生先閱讀課文,而后,預留五到十分鐘時間,鼓勵學生舉手說出想法,在表述中對課文內(nèi)容印象深刻,更加快速地記憶文中越王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2]。
(三)立足于書籍提問,調(diào)動學生主動閱讀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學中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問,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以此布置懸念,調(diào)動學生主動閱讀,在閱讀中進一步提高自主性和自覺性。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時,先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和分析,而后,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總結(jié)出答案,促使學生積極閱讀,在仔細品讀的過程中認真歸納文中的敘述方式和修辭手法,逐漸了解到課文運用諸多的修辭詞,描繪春雨的場景,有種萬物復蘇的感受,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知,在理解的前提下,快速掌握課文的內(nèi)容以及諸多優(yōu)美的詞語,不僅增加了詞匯量,還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此外,也可以組織學生以課文作為主題,進行朗讀比賽,評選出最佳的朗讀者,發(fā)一些小禮品,以此作為獎勵和鼓勵,促進學生更加主動朗讀、閱讀,必然會提高個性化的質(zhì)量,對于提升學生閱讀水平也十分有利[3]。
總結(jié)
總之,小學教師在講解小學三年級課文時,應深入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閱讀的機會,促使學生主動閱讀,便可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以及斷句不準確的地方,逐漸學生流利閱讀課文,閱讀能力明顯提高。此外,也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提問,驅(qū)使學生帶著問題主動閱讀,一邊品讀一邊總結(jié)出答案,不僅活躍思維,還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力、閱讀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表明運用個性化閱讀策略非常重要,以實現(xiàn)學生閱讀水平的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娜.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平臺的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D].魯東大學,2018
[2]孫景波.淺析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14):185
[3]李雪盈.論小學三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