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高中課程中一門較為難學的課程,理論知識繁雜,化學公式眾多,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導致許多學生對高中化學產生畏難心理,且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如何解決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問題成為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原因與對策展開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困難;原因;對策
與初中化學相比,高中化學在難度上有了明顯提升,教學語言更加抽象,知識廣度不斷加深,知識點繁雜,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并失去學習興趣,“學習困難”逐漸成為高中化學課程的關鍵詞,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難以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難以適應化學課程學習步調,導致學習成績難以提升。針對這一現象,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探索有效措施改進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對學習困難學生予以及時補救,提升學習成績。
一、 學習困難學生的界定
針對學習困難的界定,學界主要有兩種概念,即學習障礙與學業(yè)不良。其中學習障礙指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發(fā)展不平衡,在聽說讀寫及邏輯推理方面存在困難。學業(yè)不良則指學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在生理、心理及環(huán)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學習成績較差,難以達到教學目標水平。
對于學習困難學生而言,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具體如下:①暫時性學習困難。這類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個性特征均正常,因學習分心、外界干擾等原因所導致,這類學生轉變難度較小。②能力型學習困難。這類學生學習動機及意志水平并不低,其學習困難的成因主要是學習能力差、知識障礙、技能障礙等。③動力型學習困難。這類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學習態(tài)度、意志水平及自我意識均較差。④整體型學習困難。這類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動機、意志水平及自我意識方面均不高,且長期存在知識障礙與技能障礙。
二、 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原因
(一) 化學課程內容抽象、理解困難
高中化學課程知識容量大,理解起來非常抽象,尤其對于化學公式、定理等知識,深奧難懂,學生需要較長時間來吸收,而高中教學進度快,課程量多,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去理解與消化。同時,高中化學課程知識組塊多,知識點繁雜,再加上選修模塊知識深度與廣度明顯增加,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困難疊加。另外,高中化學課程中有許多相似的知識,關聯性強,學生在對知識掌握不牢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混淆,對化學規(guī)律難以明確區(qū)分,導致知識掌握不全面,影響學習效果。
(二) 學生認知水平參差不齊
對于化學課程的學習,初中為入門階段,知識內容一般為科普性內容,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較少,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多通過機械記憶與形象思維來實現。而進入高中后,化學課程內容有了明顯變化,概念多,公式復雜,學生無法與初中階段的學習思維建立聯系,導致難以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久而久之,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另外,就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迅速發(fā)展,但仍不穩(wěn)定,處于經驗與理論邏輯思維并存的階段,再加上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往往忽略這種差異,導致學生的學習產生兩極分化現象。
(三) 教師教學方法欠科學
高中化學課程的編排是以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的,教學內容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但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忽略這一規(guī)律,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整合,導致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與邏輯性,學生學習起來難以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另外,許多教師往往過分注重教學進度,而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學生未掌握舊知識時,灌輸給學生新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承受較多壓力,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導致學習效果較差。
三、 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有效對策
(一) 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尤為重要。面對枯燥抽象的化學知識,學生往往失去學習興趣。作為教師,應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借助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親身實踐探索客觀事物的本質,揭露事物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產生自己的思考。如此一來,不僅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化學學習中,還能鞏固學習內容,加深知識理解。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啟發(fā)式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獨立解決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 構建知識網絡,形成整體認知
高中化學課程內容繁雜,知識點眾多,學生學習起來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針對此問題,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知識網絡的構建,將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化學概念與原理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巧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理清化學知識主干與分支,對化學知識產生整體認知,對相關章節(jié)建立有機聯系,進而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另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的學習技能,擴展學習思路,提升綜合能力。
(三)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之間,在認知水平、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及個性特點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參差不齊。作為化學教師,應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需求,并根據其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指導,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同時,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定相應的評價標準,關注學生的進步,并及時予以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在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上常常遇到諸多困難,這一現象在高中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化學課程特點、教師教學方法、學生認知水平等,因此,教師應在明確學習困難成因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教育干預。
參考文獻:
[1]代吉年.淺析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成因與對策[J].學周刊,2017(31):77-78.
[2]楊建林.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困難現象及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7(01):97.
[3]雷雨薇.高中化學學習中的難點與突破對策[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15):89.
[4]李賢良.淺談高中生化學學業(yè)成績差的原因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124.
作者簡介:
姚平,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