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德育關系到學生健全人格和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小學科學課程不但具備科學的道理,還富含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如何正確處理學科教學和德育之間的關系,將德育滲透到小學科學課堂中是關鍵。本文對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途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德育;途徑
小學科學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養(yǎng)成學生樂于探究的精神,在我國小學教育階段,從三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科學強調理性和實證,但是又蘊含著人們的生活精神,所以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是非常有價值的。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有很大幫助,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價值觀,陶冶學生愛祖國、愛生命、愛他人以及分享與合作等良好品質。
一、 在教材中滲透德育
實際上小學科學教材中的每一課內容,都有部分德育的傾向,教師要做的就是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內容并充分的加以利用,通過合適的方式找到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從而在教材中滲透德育。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做到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在經(jīng)過仔細的研讀之后,挖掘出蘊藏在教材中的德育價值,在初學科學課程的時候,這門課程對學生來說有新鮮感,因此對這門學科比較有興趣,但是這種一時的新鮮感維持不了多久,這就要求教師對其進行引導和監(jiān)督。舉例說明,在三年級的科學課本中有《植物》這一單元,有一節(jié)課程是《植物的葉》,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觀察校園內的植物的葉子,所觀察的葉子應該是從地上撿起的落葉,而不是從枝條上采摘下來的新鮮的樹葉,進而在這一課程中滲透對學生保護環(huán)境、真愛生命的德育內容。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除了撿來的落葉,教師一定還會發(fā)現(xiàn)采摘下來的樹葉,甚至是折斷的樹枝。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將德育的內容滲透到科學課堂中,一方面可以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以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在課外帶領學生一起去校園撿落葉;另一方面也可以帶領學生觀察一些低矮樹木的葉子,不用采摘也能完成教學,從而在科學課堂中滲透愛護花草樹木、珍愛生命的教育。
二、 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科學學習中,實踐探究活動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科學學習的樂趣,小學生的好奇心很重,因此會推動其進行探究,但與此同時也有可能破壞自然的和諧,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究活動中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例如在進行觀察小動物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可能會選擇將操場上的小螞蟻抓回來進行實驗觀察,這時教師就需要進行及時的引導,改變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將螞蟻抓回來養(yǎng)在瓶子里不但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給小螞蟻帶來了傷害,也不能全面的進行觀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的時候,到操場上,悄悄地觀察小螞蟻的日常生活,了解它們是怎樣尋找食物、搬運食物,如果有同伴受傷了它們是怎樣做的,學生在觀察之后會更加了解螞蟻的身體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更加了解螞蟻的生活方式,對頭部、胸部、腹部甚至是觸角的交流都進行了全面的觀察,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明白珍愛生命的道理,不會因為自己的需要對其他生物造成傷害。
三、 在科學探究中滲透德育
在科學探究中除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還可以將團隊合作精神、敢于提出質疑的精神滲透到科學課堂中。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單獨一個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可能做到處處周全,但是如果采取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就能夠發(fā)揮出每個人獨特的優(yōu)勢,將差異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使得不同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例如在分組實驗的科學探究中,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有能夠發(fā)揮出自己作用的任務,這樣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中,不但要承擔自己的責任,還要幫助其他成員,共同完成本組的任務。在當今時代,各種信息撲面而來,因此要求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對眾多信息進行選擇、評價和決策。因此,教師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教學的時候,可以將這部分德育內容滲透進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做出理性的正確判斷能力,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敢于提出質疑,實事求是。除此之外,還要在科學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在點點滴滴中慢慢積累,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并時常予以提醒,教育學生珍惜實驗器材、用過的器材要規(guī)整的放回原處,在實驗室要遵守規(guī)則,保持安靜,對于實驗的殘留物要正確的處理,對別人的發(fā)言要認真傾聽,實驗過程要進行細致的觀察等等。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學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對教師的德育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善于運用科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適時、適當?shù)膶⒌掠匀欢坏臐B透到科學課堂中,但要注意把握好科學課程的價值,切忌將科學課生硬的上成了德育課,使學生在愉悅的科學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提升道德品質和人格。
參考文獻:
[1]陳全安.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途徑[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11):116.
[2]李武洺.淺談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2016(5):44-45.
[3]李群義.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微[J].新課程·上旬,2017(2):463.
[4]楊玉玲.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有效嘗試[J].教師,2017(16):108-109.
作者簡介:關欣,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