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云
【關鍵詞】 職校學生;個性發(fā)展;問題;教師;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27—01
職業(yè)學校有其特殊群體和環(huán)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面對的學生素質各異、心態(tài)各異,給職業(yè)教育教師教學帶來了困難。因此,職教教師有必要調整教學觀,提高教學質量,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學生個性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1. 參與意識強,行為能力參差不齊。職校的學生,心理發(fā)展階段一般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未來充滿理想,敢說敢干,意志的堅強性與行動的自覺性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只要有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他們就會積極地投身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但職業(yè)學校中許多學生來自農村,受周圍環(huán)境與人員的影響,綜合素質偏低,性格內向,即使存在某方面的特長或優(yōu)勢,也因為對自己信心不足,在各種活動中縮手縮腳,優(yōu)柔寡斷,嚴重影響自身能力的發(fā)揮和才智的展露,給人一種低能的印象。
2. 自我意識強,但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他們不僅能比較客觀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確表現(xiàn)自我,珍重自我,形成了較理智的自我意識。但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職校學生普遍存有自私心理,對同學、學校的關心不足甚至漠視,面對利益選擇時,主要從自身角度進行考慮,對奉獻意識和集體意識缺乏足夠的認識。
3.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自責、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學生休學、退學乃至打架甚至自殺的最重要的原因。有的學生常處于一種無名的煩惱中,情緒常常激動,不能理智地控制。由各種不適應造成的內在緊張狀態(tài),引起各種不相同的行為。女生表現(xiàn)為愛哭泣,男生常表現(xiàn)出憂郁的沉默、冷淡、暴怒、沮喪、故意損毀東西等。
4.由于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忽視和教育引導的缺乏以及對個性的否定性評價傾向,扼殺了一些學生的個性,導致學生個性發(fā)展不健全。具體表現(xiàn)為缺乏積極的主體格傾向,強化了謙卑需要、攻擊性需要等消極人格特征,造成個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學習的愿望和積極參與的熱情。由于初中階段學業(yè)上的反復失敗,備受歧視,自卑感強,對學校、對社會充滿冷漠、仇視。有不少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及克服困難的毅力,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勇氣。
二、教育策略
1. 教師應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尋找欠缺,改進教育方式。一個學生某方面素質的缺乏,特別是思想品德素質的缺乏,將會極大地影響他的成長和成才。作為教育者,應該認真、細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強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使教學方式隨著學生的成長和知識的增多而不斷變化,以獨特的個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啟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動能,鼓勵引導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
2. 教師應引導學生保持健康的情緒。情緒對于心理健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穩(wěn)定而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使人心情開朗,輕松安定,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樂趣與信心。相反,如果一個人情緒波動不穩(wěn),患得患失,喜怒無常,而自己又不會調節(jié)和控制,就會導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機,甚至精神錯亂。中職學生情感豐富而沖動,教師就更應教會學生保持健康的情緒。
3. 教師應幫助學生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諧的同學關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減少心理上的不適感,實現(xiàn)心理平衡。為此,教師要促使同學間互相的關懷、安慰、鼓勵、幫助、支持、理解等,這些都是人際關系中不可缺少的。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了,其個性也就會得到健康發(fā)展。
4. 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面對基礎較差、思想狀態(tài)各異的城鄉(xiāng)學生,教師更應尊重、理解、平等對待他們,了解學生心理,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身的最大潛能。許多學生有著很強的自卑感,教育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師生“頂?!爆F(xiàn)象,面對這些抗拒型學生,教師不僅不能歧視,反而要特別關注他們,真誠地和他們交流,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逐步減少直至消除他們的攻擊性與對抗性。對于消極型的學生,教師則要著力培養(yǎng)其開朗大方、大膽自信的個性,鼓勵他們多參加各種活動,使其盡量獲得勝利感和榮譽感,并具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引導他們積極上進。
5. 增強教學內容的豐富多樣性,努力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通過改變教學觀,加強師生關系的民主化建設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另一方面要通過推行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以學生容易接受、喜歡接受的授課方式為標準來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編輯:郭裕嘉